獨孤中丞筵陪餞韋君赴升州

中司龍節貴,上客虎符新。 地控吳襟帶,才高漢縉紳。 泛舟應度臘,入境便行春。 處處歌來暮,長江建業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中司:指中央政府的官署。
  • 龍節:古代使者所持的龍形符節,象征權威。
  • 上客:尊貴的客人。
  • 虎符:古代調兵遣將的信物,形似虎,分兩半,一半畱朝廷,一半給將領。
  • 吳襟帶:比喻吳地的地理形勢重要,如同衣襟帶子一樣緊要。
  • 漢縉紳:指漢代的士大夫,縉紳是古代士大夫的服飾。
  • 度臘:度過臘月,即年末。
  • 行春:指春天的出行或活動。
  • 歌來暮:傍晚時分歌聲傳來。
  • 建業:古代地名,今南京,三國時期吳國的都城。

繙譯

中司的龍節象征著尊貴,尊貴的客人手持新的虎符。 地勢控制著吳地的要害,才華橫溢如同漢代的士大夫。 乘船應該是在年末,一旦入境便迎來了春天。 処処傳來傍晚的歌聲,長江邊上,建業的人們。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尊貴的客人赴任陞州的情景。詩中,“龍節”和“虎符”象征著權威和使命,而“吳襟帶”和“漢縉紳”則分別形容了地理的重要性和人才的卓越。後兩句通過“度臘”與“行春”的對比,表達了時間的轉換和春天的到來,而“歌來暮”則增添了一種甯靜而美好的氛圍。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詩人的文學造詣,也表達了對客人的美好祝願。

皇甫冉

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潤州丹陽(今江蘇鎮江)人,唐代詩人。先世居甘肅涇州。天寶十五年進士。曾官無錫尉,大曆初入河南節度使王縉幕,終左拾遺、右補闕。其詩清新飄逸,多飄泊之感。 ► 2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