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休官:辭去官職。
- 鄭人:指居住在鄭地的人,這裏特指新鄭。
- 雲山:指隱居的地方,常用來形容山水景色。
- 伏臘:古代的兩種祭祀,伏祭在夏季,臘祭在冬季。這裏泛指節日。
- 南畝:指南方的田地,泛指農田。
- 三徑:指隱士居住的地方,典出《莊子》,意指隱居的簡樸生活。
- 東林:指東林書院,這裏泛指隱居或學習的地方。
- 靜者:指隱士或追求寧靜生活的人。
- 甑:古代的炊具,類似於蒸鍋。
- 生塵:指長時間不用而積滿灰塵,比喻生活困頓或廢棄不用。
翻譯
爲何你早早辭去了官職,回到新鄭成爲那裏的居民。 你與伴侶一同隱居在雲山之間,節日裏與鄉親們相見。 南方的田地裏沒有隱士的三徑,你獨自一人寄居在東林。 誰能夠成爲真正的靜者呢?請不要讓你的生活困頓到連炊具都積滿了灰塵。
賞析
這首詩是皇甫冉寫給他的朋友鄭二侍御的,表達了對朋友隱居生活的羨慕與祝願。詩中,「雲山」、「伏臘」等詞語描繪了隱居生活的寧靜與和諧,而「南畝無三徑」、「東林寄一身」則反映了隱士生活的孤獨與簡樸。最後兩句「誰當便靜者,莫使甑生塵」則是對朋友的美好祝願,希望他能夠真正享受隱居的寧靜,不被生活的困頓所擾。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朋友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