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寄所思

寂寞坐遙夜,清風何處來? 天高散騎省,月冷建章臺。 鄰笛哀聲急,城砧朔氣催。 芙蓉已委絕,誰復可爲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散騎省:唐代官署名,此処指官署所在的高地。
  • 建章台:古代宮殿名,此処泛指高台。
  • 城砧:城中的砧杵聲,指擣衣聲,常用來象征鞦夜的淒涼。
  • 朔氣:北方的寒氣。
  • 芙蓉:荷花,此処可能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 委絕:凋零,衰敗。

繙譯

孤獨地坐著度過漫長的夜晚,清風從何処吹來? 天空高遠,我身処散騎省的高地,月光冷冷地照在建章台上。 鄰家的笛聲哀怨急促,城中的砧杵聲伴隨著北方的寒氣催人。 荷花已經凋零,還有誰能夠作爲媒介,傳遞我的思唸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鞦夜的孤寂景象,通過清風、月光、笛聲和砧杵聲等元素,營造出一種淒涼而深沉的氛圍。詩中的“寂寞坐遙夜”直接表達了詩人的孤獨感受,而“清風何処來”則增添了一絲迷茫和尋覔的意味。後兩句通過對周圍環境的描寫,進一步加深了這種孤獨和淒涼的感覺。最後兩句以荷花的凋零比喻美好事物的消逝,表達了詩人對所思之人的深切思唸和無法傳遞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皇甫冉

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潤州丹陽(今江蘇鎮江)人,唐代詩人。先世居甘肅涇州。天寶十五年進士。曾官無錫尉,大曆初入河南節度使王縉幕,終左拾遺、右補闕。其詩清新飄逸,多飄泊之感。 ► 2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