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剡嶺(shàn lǐng):地名,位於今浙江省嵊州市境內,是古代浙東與浙西的交通要道。
- 秦人:這裏指秦地的居民,泛指北方人。
- 越路:指古代越國(今浙江一帶)的道路。
翻譯
你將前往那遙遠的剡嶺海邊,獨自遊歷到山的西邊。 傍晚的雲彩與秋水一同遼闊,寒雨中夜猿哀鳴。 那地方偏僻,秦地的人稀少,山巒重疊,越國的路容易迷失。 你騎着一匹馬,蕭蕭地前行,何處纔是你要找的蘭溪?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友人嚴紳前往蘭溪的旅途情景,通過「暮雲秋水」、「寒雨夜猿」等意象,營造出一種孤寂淒涼的氛圍。詩中「地僻秦人少,山多越路迷」進一步以地理環境的偏遠和複雜,來象徵旅途的艱難與迷茫。結尾的「何處是蘭溪」則透露出對友人前路未知的關切與憂慮。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意。
武元衡
唐河南緱氏(今河南偃師東南)人,祖籍幷州文水。字伯蒼。武載德曾孫,武平一孫,武則天曾姪孫。唐德宗建中四年(西元七八三年)登進士第。歴官監察御史、華原縣令、比部員外郎、左司郎中、御史中丞。唐憲宗元和二年(西元八〇七年),拜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判戸部事。封臨淮郡公,旋出爲劍南西川節度使,儉己寬民,比三年,上下完實。元和八年(西元八一三年),還朝秉政,力主削藩。元和十年(西元八一五年),裴度用兵淮西討呉元濟,王承宗請赦元濟,元衡叱之。六月早朝,爲淄靑藩帥李師道遣刺客殺害。元衡工五言詩,當世流傳,往往被於管絃。其詩藻思綺麗,琢句精妙。張爲《詩人主客圖》奉爲「瑰奇美麗主」。魏泰以爲「武元衡律詩勝古詩,五字句又勝七字」《臨漢隱居詩話》。有《武元衡集》十巻,己佚。《全唐詩》存詩二巻。《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拾》補詩二首。
► 1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