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晏起寄昭應韓明府盧主簿

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煙。 園林鳴好鳥,閒居猶獨眠。 不覺朝已晏,起來望青天。 四體一舒散,情性亦忻然。 還復茅檐下,對酒思數賢。 束帶理官府,簡牘盈目前。 當念中林賞,覽物遍山川。 上非遇明世,庶以道自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晏起:晚起。
  • 明府:唐代對縣令的尊稱。
  • 主簿:古代官名,負責文書簿籍,掌管印鑑,爲掾史之首。
  • 井屋:指村落,因井和屋爲村落的主要特徵。
  • 四體:四肢。
  • 束帶:整飾衣冠,表示恭敬。
  • 簡牘:古代書寫用的竹簡和木片,爲未編成冊之稱。後也指書信。
  • 中林:林野。
  • 明世:政治清明的時代。

翻譯

農家已經開始耕作,清晨的炊煙從井屋升起。 園林中鳥兒歡快地鳴叫,我閒居於此,依然獨自安眠。 不知不覺中,早晨已過,我起身仰望青天。 四肢舒展開來,心情也感到愉悅。 回到茅檐下,對着酒思念幾位賢人。 整理衣冠,處理官府事務,文書堆積在眼前。 回想起在中林的賞玩,遍覽山川美景。 雖然不遇政治清明的時代,但願能以道義自保。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田園生活的寧靜與詩人的閒適心情。詩人通過對清晨田園景象的細膩描寫,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簡樸生活的嚮往。詩中「不覺朝已晏,起來望青天」展現了詩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而「對酒思數賢」則透露出詩人對友人的思念和對理想社會的渴望。結尾的「上非遇明世,庶以道自全」反映了詩人雖處亂世,但仍希望能堅守道義,保持內心的平和與自由。整首詩語言質樸,意境深遠,體現了韋應物詩歌的典型風格。

韋應物

韋應物

韋應物,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 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