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式乾路:指通往天庭的莊嚴大道。
- 辟天扉:打開天宮的大門。
- 廻日馭:日馭,指太陽,這裡指太陽似乎在天空中廻鏇。
- 動雲衣:雲衣,指雲彩,這裡形容雲彩在飄動。
- 登金闕:金闕,指天宮的宮殿。
- 入紫微:紫微,古代星象學中代表天帝的星座,這裡指進入天帝的居所。
- 望仙駕:仙駕,指神仙的座駕。
- 仰恩徽:恩徽,指天帝的恩典和標志。
繙譯
開辟通往天庭的莊嚴大道,打開天宮的大門。太陽在空中廻鏇,雲彩在飄動。登上天宮的金色宮殿,進入天帝的居所。遠望神仙的座駕,仰望天帝的恩典和標志。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壯麗的仙境圖景,通過“式乾路”、“辟天扉”等詞語,展現了通往天庭的神秘與莊嚴。詩中“廻日馭,動雲衣”以生動的意象描繪了天界的奇幻景象。最後,“望仙駕,仰恩徽”表達了對天帝恩典的崇敬之情,整首詩充滿了對天界的曏往和敬畏。

武則天
武則天,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楊氏。中國歷史上唯一掌握君權而得到普遍承認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十四歲入後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武媚”,唐高宗時初為昭儀,後為皇后,尊號為天后,與唐高宗李治並稱二聖,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期間,改名為“曌”。武則天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後自立為皇帝,定洛陽為都,改稱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迫使武氏退位,史稱神龍革命。唐中宗復辟,恢復唐朝,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後遵武氏遺命改稱“則天大聖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開元四年(公元716年),改謚號為則天皇后,天寶八年(公元749年),加謚則天順聖皇后。
► 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