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歸中丞使新羅

詔使殊方遠,朝儀舊典行。 浮天無盡處,望日計前程。 暫喜孤山出,長愁積水平。 野風飄疊鼓,海雨溼危旌。 異俗知文教,通儒有令名。 還將大戴禮,方外授諸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詔使:皇帝派遣的使者。
  • 殊方:異域,指遙遠的地方。
  • 朝儀:朝廷的禮儀。
  • 浮天:形容水面廣闊,彷彿與天相連。
  • 望日:農曆每月十五日,這裏可能指計算行程的日子。
  • 孤山:孤立的小山。
  • 積水平:指水面上積聚的平靜。
  • 疊鼓:連續敲擊的鼓聲。
  • 危旌:高聳的旗幟。
  • 異俗:不同的風俗習慣。
  • 文教:文化和教育。
  • 通儒:博學多才的儒者。
  • 令名:美好的名聲。
  • 大戴禮:古代的一種禮書。
  • 方外:指邊遠地區或外國。

翻譯

皇帝派遣的使者前往遙遠的異域,遵循着古老的朝廷禮儀。水面廣闊無垠,計算着望日時的行程。短暫的喜悅來自孤山的出現,長久的憂愁則是因爲水面平靜無波。野外的風中傳來連續的鼓聲,海上的雨打溼了高聳的旗幟。在異域,人們懂得文化和教育的重要性,博學的儒者享有美好的名聲。他們還將傳授《大戴禮》給邊遠地區的學子。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使者遠赴新羅的情景,通過自然景觀的描寫,表達了旅途的艱辛與使者的使命感。詩中「浮天無盡處,望日計前程」展現了旅途的遼闊與不確定性,而「野風飄疊鼓,海雨溼危旌」則生動地描繪了旅途中的自然環境。最後兩句強調了文化傳播的重要性,即使在異域,也要傳播中華的文化和禮儀,體現了詩人對文化傳承的重視。

皇甫冉

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潤州丹陽(今江蘇鎮江)人,唐代詩人。先世居甘肅涇州。天寶十五年進士。曾官無錫尉,大曆初入河南節度使王縉幕,終左拾遺、右補闕。其詩清新飄逸,多飄泊之感。 ► 2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