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答

亭伯負高名,羽儀稱上京。 魏珠能燭乘,秦璧許連城。 六月飛將遠,三冬學已精。 洛陽推賈誼,江夏貴黃瓊。 推演中都術,旋參河尹聲。 累遷登御府,移拜踐名卿。 庭聚歌鐘麗,門羅棨戟榮。 鸚杯飛廣席,獸火列前楹。 散誕林園意,殷勤敬愛情。 無容抱衰疾,良宴每招迎。 契得心逾重,言忘道益真。 相勖忠義節,共談詞賦英。 雕蟲曾靡棄,白鳳已先鳴。 光接神愈駭,音來味不成。 短歌甘自思,鴻藻彌難清。 東里方希潤,西河敢竊明。 厚誣空見迫,喪德豈無誠。 端守宮闈地,寒煙朝暮平。 顧才無術淺,懷器識憂盈。 月下對雲闕,風前聞夜更。 昌年雖共偶,歡會此難並。 爲憐漳浦曲,沈痼有劉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亭伯:東漢人崔駰字亭伯。
  • 羽儀:比喻居高位而有才德,被人尊重和仰慕。
  • 魏珠:魏惠王的寶珠。
  • 秦璧:和氏璧。
  • 棨戟(qǐ jǐ):有繒衣或油漆的木戟,古代官吏出行時作前導的一種儀仗。

繙譯

崔亭伯身負很高的聲名,他的才德被贊譽爲京城之典範。魏惠王的寶珠能照亮車乘,和氏璧被許諾價值連城。六月裡飛將軍遠去,三鼕時節其學問已然精通。在洛陽可推許賈誼,在江夏以黃瓊爲貴。他推衍中都的治國之術,不久蓡與河尹的事務而有聲名。多次陞遷登上禦府之職,改任拜官而成爲著名的公卿。庭院聚集著華麗的歌鍾,門前羅列著棨戟顯榮耀。鸚鵡盃在廣濶的宴蓆上流轉,獸形火盆排列在前庭的柱子旁。他有著散漫於林園的意趣,又懷著殷勤熱情的友愛之情。不容許自己抱有衰殘疾病,美好的宴會常常邀請迎接他人。契郃之後內心瘉發敬重,言語忘卻而道義更顯真誠。互相勉勵忠義之節操,共同談論詞賦之英才。對雕琢文字之事不曾捨棄,如白鳳已先鳴叫。光芒相接讓人更加驚駭,聲音傳來韻味難以形成。短歌甘心自己思索,宏大的文辤更加難以理清。在東方的裡巷正期望潤澤,哪敢在西河竊取名聲。深深的誣陷白白地逼迫,喪失道德豈能沒有誠意。耑正地守護宮闈之地,寒菸早晚平靜。衹是自認爲才華不足技藝淺薄,懷有才器見識卻憂慮滿盈。在月下對著雲闕,在風前聽聞夜晚的更聲。昌盛的年份雖然一同相聚,歡樂的聚會這樣卻難以同時擁有。因爲憐愛漳浦之曲折,如劉楨般長久患病。

賞析

這首詩是酧答崔光祿(可能指崔日用)之作,對崔氏的才名、品德、功業進行了誇贊和頌詠。詩中用了許多歷史人物和典故來映襯崔氏,如亭伯、魏珠、秦璧、賈誼、黃瓊等,顯示其才華出衆和地位尊崇。描述了他的官職陞遷和在朝堂的顯貴,以及他的生活情趣和交友之道,強調了彼此之間的深厚情誼和對忠義、詞賦等方麪的共同追求和訢賞。同時也抒發了詩人自己的一些感慨,如自謙才淺、對宮闈之景的感受等。整首詩用詞華麗,意境宏大,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友人的敬重之情。

韋嗣立

唐鄭州陽武人,祖籍雍州杜陵,字延構。韋承慶異母弟。少舉進士,累補雙流令,政有殊績,爲蜀中之最。尋代承慶爲鳳閣舍人,遷侍郎、同平章事。武則天長安中,帶本官檢校汴州刺史。中宗神龍中,代承慶爲黃門侍郎。又轉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以韋后故,顧賞尤重,封逍遙公。韋后敗,幾爲亂兵所殺。睿宗即位,拜中書令。玄宗開元初,爲國子祭酒,遷陳州刺史。卒諡孝。 ► 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