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吹曲辭其一入塞曲

欲爲皇王服遠戎,萬人金甲鼓鼙中。 陣雲暗塞三邊黑,兵血愁天一片紅。 半夜翻營旗攪月,深秋防戍劍磨風。 謗書未及明君爇,臥骨將軍已歿功。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橫吹曲辭:樂府詩的一個曲調名。
  • 鼙(pí):古代軍中的一種小鼓。鼓鼙:這裏指代戰爭。
  • 陣雲:戰場上的雲氣,古人以爲這是戰爭的徵兆 。
  • 三邊:古稱幽州、幷州、涼州爲三邊,後泛指邊疆。
  • 翻營:轉移營地。
  • 謗書:攻擊和誣衊別人的書信。
  • 爇(ruò):焚燒。
  • 歿(mò)功:猶立功、建功。歿,古同「沒」,這裏意同。

翻譯

想要爲帝王去征服遠方的敵人,萬名身着金甲的士兵奮戰在戰鼓聲聲的戰場之中。戰場上的雲氣昏暗,使得邊疆地區都瀰漫着黑暗;士兵們的鮮血讓天空都好像染上了一片愁慘的紅色。半夜裏軍隊轉移營地,軍旗飄動彷彿攪亂了月光;深秋時節,戍邊的士兵們在風中磨礪寶劍。詆譭將軍的書信還沒等到賢明的君主將它焚燬,埋骨沙場的將軍卻已經爲國立下了功績。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悲壯的邊疆征戰圖。開篇點明作戰目的,體現出宏大的軍事意圖。詩中 「陣雲暗塞三邊黑,兵血愁天一片紅」 用誇張的手法描繪了戰爭的慘烈,渲染出壓抑、沉重的氛圍。「半夜翻營旗攪月,深秋防戍劍磨風」則從細節刻畫了士兵們征戰生活的艱苦,日夜不得安歇。而最後兩句「謗書未及明君爇,臥骨將軍已歿功」則是感慨將領雖立下戰功卻面臨被詆譭的命運,巧妙地諷刺了朝廷中昏暗的政治環境,表達出對戍邊將領的深深同情與對黑白顛倒現實的憤懣,整首詩將戰爭的殘酷與複雜的政治生態描繪得淋漓盡致,情感沉鬱頓挫。

沈彬

沈彬

五代時洪州高安人,字子文。有詩譽。唐末,隱雲陽山。入南唐,授校書郎,以吏部郎中致仕。卒年八十餘。 ► 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