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陽,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竇德妃。廟號“玄宗”,又因其諡號爲“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故亦稱爲唐明皇。清朝爲避諱康熙皇帝之名“玄燁”,多稱其爲唐明皇,另有尊號“開元聖文神武皇帝”。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時,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聯手發動“唐隆政變”誅殺韋后。712年李旦禪位於李隆基,後賜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國家的最高統治權。前期注意撥亂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勵精圖治,他的開元盛世是唐朝的極盛之世,在位後期寵愛楊貴妃,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塞外民族試圖來穩定唐王朝的邊疆,結果導致了後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爲唐朝中衰埋下伏筆。756年李亨即位,尊其爲太上皇。762年病逝,葬於泰陵。
► 76篇诗文
李隆基的其他作品
- 《 途經華嶽 》 —— [ 唐 ] 李隆基
- 《 集賢書院成,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得珍字 》 —— [ 唐 ] 李隆基
- 《 幸蜀西至劍門 》 —— [ 唐 ] 李隆基
- 《 送玄同真人李抱朴謁灊山仙祠 》 —— [ 唐 ] 李隆基
- 《 端午 》 —— [ 唐 ] 李隆基
- 《 行次成皋途經先聖擒建德之所緬思功業感而賦詩 》 —— [ 唐 ] 李隆基
- 《 佛教梵文唵字唐玄宗書並讀 其二 》 —— [ 唐 ] 李隆基
- 《 幸蜀回居南内梦中见妃子于蓬山太真院作诗遗之使焚于马嵬山下 》 —— [ 唐 ] 李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