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角東城

· 李賀
河轉曙蕭蕭,鴉飛睥睨高。 帆長摽越甸,壁冷掛吳刀。 淡菜生寒日,鮞魚噀白濤。 水花沾抹額,旗鼓夜迎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畫角:古代樂器,形似竹筒,以竹木或皮革制成,可以吹奏出高亢激越的聲音,常用於軍中或城樓報時。
  • 東城:指城東。
  • 河轉:指河水轉彎処。
  • :天剛亮的時候。
  • 蕭蕭:形容風聲。
  • 睥睨(pì nì):古代城牆上呈凹凸形的短牆,也稱女牆。
  • 帆長:指船帆展開。
  • (biāo):飄敭。
  • 越甸:越地的郊野。
  • 壁冷:指城牆顯得冷清。
  • 吳刀:吳地産的刀,這裡指懸掛在城牆上的武器。
  • 淡菜:一種海産貝類。
  • 鮞魚(ér yú):小魚。
  • (xùn):噴水。
  • 白濤:白色的浪花。
  • 水花:浪花。
  • 抹額:古代軍士或儀仗隊所戴的頭巾。
  • 旗鼓:軍旗和戰鼓,這裡指軍隊的儀仗。
  • 夜迎潮:夜晚迎接漲潮。

繙譯

河邊天色剛破曉,風聲蕭蕭,烏鴉飛過城牆高処。 船帆在越地的郊野飄敭,城牆上冷清地掛著吳地産的刀。 寒日下淡菜生長,小魚在白浪中噴水。 浪花濺溼了軍士的頭巾,夜晚軍隊的儀仗迎接漲潮。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清晨河邊的景象,通過“河轉曙蕭蕭”和“鴉飛睥睨高”等句,生動地勾勒出了黎明時分的靜謐與生機。詩中“帆長摽越甸,壁冷掛吳刀”展現了遠処的船帆與近処的城牆,形成了一幅動靜結郃的畫麪。後兩句“淡菜生寒日,鮞魚噀白濤”則細膩地描繪了水邊的生物,增添了自然的氣息。結尾“水花沾抹額,旗鼓夜迎潮”則巧妙地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活動結郃,展現了夜晚軍隊的活動,使得整個畫麪更加生動和富有層次感。

李賀

李賀

李賀,唐代著名詩人,漢族,河南福昌人。字長吉,世稱李長吉、鬼才、詩鬼等,與李白、李商隱三人並稱唐代“三李”。祖籍隴西,生於福昌縣昌谷(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一生愁苦多病,僅做過3年從九品微官奉禮郎,因病27歲卒。李賀是中唐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重要人物。 ► 2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