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賦畫江潭苑四首

· 李賀
剪翅小鷹斜,絛根玉旋花。 鞦垂妝鈿粟,箭箙釘文牙。 狒狒啼深竹,鵁鶄老溼沙。 宮官燒蠟火,飛燼污鉛華。
拼音

注釋

剪翅小鷹斜,絛根玉旋花:杜甫《畫鷹》詩:"絛旋光堪摘。"絛,與絛同,所以系鷹者。旋,轉軸也。 秋垂妝鈿粟,箭箙釘文牙:秋,馬轡也。妝鈿粟,上爲粟紋也。箭箙,箭袋也。 鵁鶄,水鳥也。 宮官燒蠟火,飛燼污鉛華:鉛華,宮人粉面也。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絛根(tāo gēn):指絲帶或繩子的根部。
  • 玉鏇花:一種裝飾性的玉制鏇鈕或花紋。
  • (qiū):古代的一種皮帶,用於系馬鞍。
  • 妝鈿粟:指裝飾用的金屬小片,形似粟粒。
  • 箭箙(jiàn fú):箭袋。
  • 釘文牙:指箭袋上的裝飾性釘子,帶有花紋。
  • 狒狒(fèi fèi):一種大型猴類動物。
  • 鵁鶄(jiāo jīng):一種水鳥。
  • 鉛華:古代婦女化妝用的鉛粉。

繙譯

斜飛的剪翅小鷹,絲帶根部裝飾著玉鏇花。 馬鞍帶上垂掛著裝飾金屬小片的鞦,箭袋上釘著有花紋的釘子。 狒狒在深竹林中啼叫,鵁鶄在溼潤的沙地上老去。 宮中的官員點燃蠟燭,飛濺的蠟油汙損了化妝的鉛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宮廷狩獵的場景,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宮廷生活的奢華與自然界的生動。詩中“剪翅小鷹”、“絛根玉鏇花”等詞句,不僅展現了宮廷器物的精致,也反映了詩人對細節的敏銳觀察。後半部分通過“狒狒啼深竹”、“鵁鶄老溼沙”等自然景象,與宮廷的繁華形成對比,表達了對自然與生命的深刻感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李賀獨特的詩歌風格。

李賀

李賀

李賀,唐代著名詩人,漢族,河南福昌人。字長吉,世稱李長吉、鬼才、詩鬼等,與李白、李商隱三人並稱唐代“三李”。祖籍隴西,生於福昌縣昌谷(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一生愁苦多病,僅做過3年從九品微官奉禮郎,因病27歲卒。李賀是中唐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重要人物。 ► 2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