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二首
胡騎犯邊埃,風從醜上來。
五原烽火急,六郡羽書催。
冰壯飛狐冷,霜濃候雁哀。
將軍朝授鉞,戰士夜銜枚。
紫塞金河裏,蔥山鐵勒隈。
蓮花秋劍發,桂葉曉旗開。
祕略三軍動,妖氛百戰摧。
何言投筆去,終作勒銘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胡騎:指北方少數民族的騎兵。
- 五原:古代地名,位於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內。
- 六郡:泛指邊疆地區。
- 羽書:古代傳遞緊急軍情的文書。
- 飛狐:古代傳說中的怪獸,這裏比喻嚴寒。
- 銜枚:古代行軍時,士兵口中銜着枚(一種小木片)以防出聲。
- 紫塞:指長城。
- 金河:古代河流名,這裏泛指邊疆河流。
- 蔥山:山名,這裏泛指邊疆的山脈。
- 鐵勒:古代北方民族名。
- 隈(wēi):山彎曲處。
- 祕略:祕密的策略。
- 妖氛:指戰亂的氣氛。
- 投筆:指棄文從武。
- 勒銘:在石碑上刻字記功。
翻譯
北方少數民族的騎兵侵犯邊境,風從醜陋的地方吹來。五原地區的烽火緊急,邊疆六郡的緊急軍情文書催促不斷。冰凍使得飛狐感到寒冷,霜凍使得候鳥哀鳴。將軍早晨接受命令,戰士們夜晚默默行軍。長城和金河之中,蔥山和鐵勒的山彎曲處。秋天的劍如蓮花般綻放,早晨的旗幟如桂葉般展開。祕密的策略調動三軍,戰亂的氣氛被百戰摧毀。何談棄文從武,最終是爲了在石碑上刻字記功而回。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邊塞的緊張局勢和戰士的英勇。通過「胡騎犯邊」、「烽火急」、「羽書催」等詞句,生動地再現了邊疆的緊急情況。詩中「冰壯飛狐冷,霜濃候雁哀」不僅描繪了嚴酷的自然環境,也隱喻了戰爭的殘酷。後半部分則展現了將軍和戰士的決心與行動,以及最終的勝利和榮耀,體現了詩人對邊塞將士的讚美和對和平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