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五湖

· 李紳
範子蛻冠履,扁舟逸霄漢。 嗟予抱險艱,怵惕驚瀰漫。 窮通氾濫勞,趣適殊昏旦。 浴日蕩層空,浮天淼無畔。 依灘落葉聚,立浦驚鴻散。 浪疊雪峯連,山孤翠崖斷。 風帆同巨壑,雲矗成高岸。 宇宙可東西,星辰沈粲爛。 霞生澒洞遠,月吐青熒亂。 豈復問津迷,休爲呂梁嘆。 漂沈自詎保,覆溺心長判。 吳越郡異鄉,嬰童及爲玩。 依稀佔井邑,嘹唳同鵝鸛。 舉棹未宵分,維舟方日旰。 徵斯濟川力,若鼓凌風翰。 易狎當悔遊,臨深罔知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蛻冠履:脫去官服,指辭官。
  • 扁舟:小船。
  • 逸霄漢:指船行於廣闊的天空之下,比喻自由自在。
  • 怵惕:恐懼警惕。
  • 瀰漫:廣闊無邊。
  • 窮通:困厄與顯達。
  • 氾濫:此處指水勢浩大。
  • 趣適:興趣和適應。
  • 昏旦:早晚。
  • 浴日:形容太陽升起的樣子。
  • 浮天:形容水面廣闊,彷彿與天相連。
  • 淼無畔:水勢浩大,無邊無際。
  • 依灘:靠近岸邊。
  • 立浦:站在水邊。
  • 驚鴻:受驚的鴻雁。
  • 浪疊:波浪重疊。
  • 雪峯:比喻波浪如雪峯。
  • 翠崖:青翠的崖壁。
  • :中斷,指崖壁被水流沖斷。
  • 巨壑:大溝壑,深谷。
  • 雲矗:雲層堆積如山。
  • 高岸:高聳的岸邊。
  • 宇宙:天地。
  • 星辰沈粲爛:星辰沉沒在燦爛的光芒中。
  • 霞生:朝霞升起。
  • 澒洞:廣闊無邊的樣子。
  • 月吐:月亮升起。
  • 青熒:月光。
  • 豈復:哪裏還。
  • 問津迷:詢問渡口而迷路。
  • 呂梁嘆:指呂梁山的艱險,比喻艱難險阻。
  • 漂沈:漂浮沉沒。
  • 覆溺:翻船溺水。
  • 心長判:心中早已有判斷。
  • 吳越郡:指吳越地區。
  • 嬰童:小孩。
  • 佔井邑:指觀察井邑(城市)的動靜。
  • 嘹唳:鳥鳴聲。
  • 鵝鸛:鵝和鸛,泛指水鳥。
  • 舉棹:划槳。
  • 未宵分:未到夜半。
  • 維舟:系船。
  • 日旰:日暮。
  • 徵斯:尋求這種。
  • 濟川力:渡河的能力。
  • 凌風翰:乘風飛翔的鳥。
  • 易狎:容易親近。
  • 臨深:面臨深淵。
  • 罔知難:不知道困難。

翻譯

范蠡脫去官服,乘着小船在廣闊的天空下自由航行。我感嘆自己身陷艱險,心中充滿恐懼和警惕,面對這廣闊無邊的水域。無論是困厄還是顯達,我都感到水勢浩大,興趣和適應不分早晚。太陽升起,照耀着層層波浪,水面廣闊,彷彿與天相連,無邊無際。靠近岸邊,落葉聚集,站在水邊,受驚的鴻雁四散飛去。波浪重疊如雪峯,青翠的崖壁被水流沖斷。風帆如同巨壑,雲層堆積如高聳的岸邊。天地之間,星辰沉沒在燦爛的光芒中。朝霞升起,廣闊無邊,月亮升起,月光閃爍。哪裏還會迷路詢問渡口,不再爲呂梁山的艱險而嘆息。漂浮沉沒,心中早已有判斷。吳越地區雖是異鄉,但小孩也能成爲玩伴。觀察城市的動靜,聽到水鳥的鳴叫聲。划槳未到夜半,系船已是日暮。尋求這種渡河的能力,如同乘風飛翔的鳥。容易親近,面臨深淵卻不知道困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乘舟泛遊五湖時的所見所感,通過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的嚮往和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詩中運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浴日蕩層空」、「浮天淼無畔」等,展現了壯闊的自然美景,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內心的豁達與超脫。詩人的語言風格雄渾而富有節奏感,通過對「窮通氾濫勞,趣適殊昏旦」等句的運用,傳達了詩人對人生百態的深刻理解和超然態度。整首詩情感豐富,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和深厚的人生哲學。

李紳

李紳

李紳,漢族,字公垂,亳州譙(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人,生於烏程縣(今浙江省湖州市),中書令李敬玄曾孫。青年時曾在潤州無錫(今屬江蘇)惠山寺讀書。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遊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於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炙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 1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