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望

· 李紳
逐波雲影參差遠,背日嵐光隱見深。 猶似望中連海樹,月生湖上是山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逐波:隨着波浪。
  • 雲影:雲的影子。
  • 參差:不齊的樣子。
  • 背日:揹着太陽。
  • 嵐光:山中的霧氣反射的光。
  • 隱見:隱約可見。
  • 猶似:好像。
  • 望中:視線所及之處。
  • 海樹:海邊的樹。
  • 山陰:山的北面。

翻譯

隨着波浪,雲的影子參差不齊地延伸得很遠,揹着太陽,山中的霧氣反射的光隱約可見,顯得更加深邃。這景象就像是在視線所及之處,海邊的樹木與月亮升起的湖面相連,形成了山的北面。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雲影、嵐光、海樹和山陰等自然元素,展現了一幅寧靜而深遠的畫面。詩人巧妙地運用了對比和隱喻,如「逐波雲影參差遠」與「背日嵐光隱見深」形成空間上的對比,增強了畫面的層次感。後兩句則通過「猶似」一詞,將遠處的海樹與近處的湖面月亮相聯繫,營造出一種夢幻般的意境,使讀者彷彿置身於一個既真實又虛幻的世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神祕與美麗。

李紳

李紳

李紳,漢族,字公垂,亳州譙(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人,生於烏程縣(今浙江省湖州市),中書令李敬玄曾孫。青年時曾在潤州無錫(今屬江蘇)惠山寺讀書。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遊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於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炙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 1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