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梅里七首家於無錫四十載今敝廬數堵猶存今列題於後

· 李紳
上家山,家山依舊好。昔去鬆桂長,今來容須老。上家山,臨古道。 高低入雲樹,蕪沒連天草。草色綠萋萋,寒蛩遍草啼。 噪鴉啼樹遠,行雁帖雲齊。巖光翻落日,僧火開經室。 竹洞磬聲長,鬆樓鍾韻疾。苔階泉溜鈌,石甃青莎密。 舊徑行處迷,前交坐中失。嘆息整華冠,持杯強自歡。 笑歌憐稚孺,弦竹縱吹彈。山明溪月上,酒滿心聊放。 丱發此淹留,垂絲匪閒曠。青山不可上,昔事還惆悵。 況復白頭人,追懷空望望。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丱發(guàn fà):古代指兒童的髮髻,這裏指年少時。
  • 垂絲:指老年人的白髮。
  • 匪閒曠:不是閒適曠達。

翻譯

登上家山,家山依舊美麗。昔日離開時松樹和桂樹還小,如今歸來,我已老去。登上家山,面對古道。 山的高低融入雲樹之中,荒草連綿直至天邊。草色綠意盎然,寒蛩在草間啼鳴。 烏鴉在遠樹間喧鬧,雁行整齊地貼着雲端飛翔。岩石反射着落日的光芒,僧人在經室中點燃燈火。 竹洞中磬聲悠長,鬆樓上鐘聲急促。苔階上泉水滴落,石砌的青莎草茂密。 舊時的路徑讓人迷失,從前的交情在坐中失落。嘆息着整理華麗的帽子,舉杯勉強自己歡笑。 笑聲歌聲憐愛着幼小的孩子,弦竹樂器縱情吹彈。山明水秀,月光照耀,酒滿心間,暫放憂愁。 年少時在此停留,老年時並非閒適曠達。青山難以再登,昔日的往事令人惆悵。 何況已是白髮之人,追憶往事只能空望。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昔日與今朝,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感慨。詩中描繪的家山景色依舊,但詩人已由青春年少變爲白髮蒼蒼,這種對比加深了詩人的懷舊之情和對逝去時光的無奈。詩人的情感由對自然美景的欣賞轉爲對人生無常的沉思,最終落腳於對過往的追憶和對現實的接受。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生命深刻的感悟和對時光流轉的無奈接受。

李紳

李紳

李紳,漢族,字公垂,亳州譙(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人,生於烏程縣(今浙江省湖州市),中書令李敬玄曾孫。青年時曾在潤州無錫(今屬江蘇)惠山寺讀書。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遊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於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炙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 1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