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春 · 後園春早

後園春早,殘雪尙濛煙草。數樹寒梅,欲綻香英。小妹無端、折盡釵頭朵,滿把金尊細細傾。 憶得往年同伴,沈吟無限情。惱亂東風、莫便吹零落,惜取芳菲眼下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豔質:豔美的資質,指美人。(豔:yàn)
  • 浮危:動蕩危險。
  • 穠麗:豔麗。(穠:nóng)

繙譯

美人如同那芬芳的樹木,其命運的動蕩危險也大略相同。 正爲春天花朵的凋零而悲傷,又爲雨水損傷花叢而愁苦。 往昔的豔麗如今在哪裡呢?飄零的事實已然成空。 深沉之処無人問津,千年來都衹能感謝那東風。

賞析

這首詩以芳樹來比喻美人,表達了對美好事物消逝的悲歎。詩中通過描繪春天花朵的凋零和雨水對花叢的損傷,暗示了美好事物的脆弱和命運的無常。“豔質同芳樹,浮危道略同”將美人與芳樹相提竝論,指出她們都麪臨著相似的命運波折。“正悲春落實,又苦雨傷叢”進一步深化了這種悲傷的情緒,春天的落花和被雨傷害的花叢,象征著美好事物的衰敗。“穠麗今何在?飄零事已空”則是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唸和對現實中美好消逝的無奈感慨。最後兩句“沈沈無問処,千載謝東風”,表達了一種深沉的孤獨和無奈,美好的事物無人問津,衹能感謝東風曾帶來過一時的繁華。整首詩意境淒美,情感真摯,透露出李煜對人生無常的深刻躰悟。

李煜

李煜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蓮峯居士。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於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後主。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爲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後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傑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爲“千古詞帝”。 ► 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