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觀濤:觀賞波濤。
- 蓬萊石:傳說中的仙山蓬萊的石頭。
- 巨鰲:傳說中的大海龜,這裏指支撐蓬萊山的神龜。
- 簪:古代用來固定髮髻的飾物,這裏比喻巨鰲背上的蓬萊山。
- 華頂:山名,指華山山頂。
- 發舄吟:發出長嘆。舄(xì),古代的一種鞋,這裏指腳步聲。
- 射的:射箭的目標,這裏指仙人的居所。
- 山陰:山的北面。
- 禹穴:傳說中大禹的墓穴,位於浙江紹興。
- 雲門:山名,位於浙江紹興。
- 綠蘿:綠色的藤蘿,常用來形容幽靜的環境。
- 鳴琴:彈奏琴聲,常用來表達思念之情。
翻譯
海水雖廣,卻難以填滿我的眼界,觀賞波濤也難以讓我心滿意足。 我瞭解到那蓬萊仙山的石頭,原來是被巨大的海龜揹負着。 送你去遊覽華山的山頂,讓我不禁發出長嘆。 仙人居住在射箭的目標之地,道士則住在山的北面。 尋找大禹的墓穴,要沿着溪流進入,雲門山隔着深深的嶺。 在綠蘿覆蓋的秋月之夜,我思念着你,彈奏着琴聲。
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送別紀秀才遊越時所作,表達了對友人的深情和對自然景觀的感慨。詩中,「海水不滿眼,觀濤難稱心」展現了詩人對廣闊世界的嚮往和對現狀的不滿。通過「蓬萊石」與「巨鰲」的比喻,詩人表達了對仙境的嚮往和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後文則通過對具體地點的描述,如「華頂」、「禹穴」、「雲門」,展現了詩人對地理景觀的熟悉和對友人旅途的關心。結尾的「綠蘿秋月夜,相憶在鳴琴」則深情地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通過琴聲傳遞了詩人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