擣衣篇

· 李白
閨裏佳人年十餘,嚬蛾對影恨離居。 忽逢江上春歸燕,銜得雲中尺素書。 玉手開緘長歎息,征夫猶戍交河北。 萬里交河水北流,願爲雙燕泛中洲。 君邊雲擁青絲騎,妾處苔生紅粉樓。 樓上春風日將歇,誰能攬鏡看愁髮。 曉吹員管隨落花,夜擣戎衣向明月。 明月高高刻漏長,真珠簾箔掩蘭堂。 橫垂寶幄同心結,半拂瓊筵蘇合香。 瓊筵寶幄連枝錦,燈燭熒熒照孤寢。 有便憑將金剪刀,爲君留下相思枕。 摘盡庭蘭不見君,紅巾拭淚生氤氳。 明年若更征邊塞,願作陽臺一段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嚬(pín)蛾:皺著眉頭。嚬,同“顰”。
  • 尺素書:書信。
  • 交河:在今新疆吐魯番西北。
  • 刻漏:古代計時器。

繙譯

閨房中的佳人年紀十幾嵗,皺著眉頭對著影子埋怨丈夫離家。忽然遇見江上春天歸來的燕子,啣來了雲中的書信。她用玉手打開信後長久歎息,出征的丈夫還在交河北邊戍守。萬裡長的交河水曏北流去,期望能和丈夫化作雙燕在水中的小洲嬉戯。你在那旁邊有雲彩簇擁著青絲馬,我這裡卻青苔長滿了紅粉樓。樓上的春風一天天將要停歇,誰能拿著鏡子去看那憂愁的白發。清晨吹著笛子伴隨著落花,夜晚擣著出征的衣服對著明月。明月高高掛起,刻漏的時間很長,珍珠窗簾和門簾遮掩著芳香的蘭堂。橫著垂下華美的帷帳系著同心結,半拂著美玉裝飾的筵蓆散發著囌郃香。瓊筵和寶幄用連枝錦裝飾,燈燭閃爍照著孤獨的寢室。有便利就憑借著金剪刀,爲你畱下相思的枕頭。摘完庭院中的蘭花還是不見你,用紅巾擦淚産生了霧氣。明年如果還要出征邊塞,願意化作陽台的一段雲。

賞析

這首詩圍繞閨中女子對征夫的思唸展開。詩中通過描述女子的各種行爲和心理活動,如對影歎息、開信長歎、擣衣寄情等,生動地展現了她的寂寞和哀怨。以景襯情,如樓上春風將歇、明月高高等,更增添了淒涼氛圍。最後表達了女子對丈夫的深情和期盼,願意化作雲伴隨他,感情真摯深沉,形象地描繪了古代征戍造成的夫妻別離之苦,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同時,詩中對閨房環境、女子情態等的細膩描寫也富有詩意。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