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馬道士

水共逍遙雲共孤,混時言笑只佯愚。 經年但醉宜城酒,千里惟擔華嶽圖。 尋野鶴來空碧洞,覓琴僧去渡重湖。 人間再見知何日,乞取先生石轆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混時:混同於時俗。
  • 佯愚:假裝愚笨。
  • 經年:整年。
  • 宜城酒:宜城出產的美酒。
  • 華嶽圖:華山的圖畫。
  • 碧洞:幽深的山洞。
  • 琴僧:擅長彈琴的僧人。
  • 重湖:連綿不斷的湖泊。
  • 石轆轤:石制的轆轤,古代用於汲水。

翻譯

水流與逍遙的雲朵同樣孤獨,混跡於時俗中,言笑間只能假裝愚笨。整年只是沉醉於宜城的美酒,千里之外只帶着華山的圖畫。尋找野鶴來到幽深的山洞,尋找琴僧則要渡過連綿的湖泊。人間再次相見不知何時,請求取回先生那石制的轆轤。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和對友人的深切思念。詩中,「水共逍遙雲共孤」一句,以水和雲的孤獨象徵詩人的超脫與孤高。後文通過「經年但醉宜城酒,千里惟擔華嶽圖」等句,展現了詩人對世俗的疏離和對自然山水的嚮往。結尾的「乞取先生石轆轤」則流露出對友人的懷念與不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對友情的珍視。

李九齡

李九齡

生卒年不詳。洛陽(今屬河南)人,由唐末入宋,登宋太祖乾德二年(964)(一作五年)進士第三人。曾任蓬州(今四川儀隴)某縣令。生平事蹟見《輿地紀勝》卷一八八。《全唐詩》存其詩1卷,《全唐詩外編》補2首。 ► 27篇诗文

李九齡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