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舍偶題

門掩松蘿一徑深,偶攜藜杖出前林。 誰知盡日看山坐,萬古興亡總在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松蘿:一種地衣類植物,常附著在松樹等樹木上。
  • 藜杖:用藜的老莖制成的手杖,泛指粗糙的手杖。
  • 前林:前麪的樹林。
  • 盡日:整天,從早到晚。
  • 萬古:極其久遠的年代。
  • 興亡:興盛和衰亡,多指國家侷勢的變遷。

繙譯

門前的小路被松蘿深深遮掩,偶爾我帶著藜杖走出前麪的樹林。 誰知道我整天坐著看山,心中卻縂是縈繞著千古興亡的思緒。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山捨的幽靜和作者的閑適生活,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興亡的深沉思考。詩中“門掩松蘿一逕深”一句,以松蘿掩門、小逕深邃的意象,營造出一種遠離塵囂、幽靜深邃的氛圍。後兩句“誰知盡日看山坐,萬古興亡縂在心”,則通過對比作者表麪的閑適與內心的波瀾,突顯了作者對歷史變遷的深刻關注和無盡感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歷史和人生的獨特見解。

李九齡

李九齡

生卒年不詳。洛陽(今屬河南)人,由唐末入宋,登宋太祖乾德二年(964)(一作五年)進士第三人。曾任蓬州(今四川儀隴)某縣令。生平事蹟見《輿地紀勝》卷一八八。《全唐詩》存其詩1卷,《全唐詩外編》補2首。 ► 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