覽孟東野集

· 邵謁
蚌死留夜光,劍折留鋒鋩。 哲人歸大夜,千古傳圭璋。 圭璋遍四海,人倫多變改。 題花花已無,玩月月猶在。 不知天地間,白日幾時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夜光:指珍珠,因其夜間能發光,故稱。
  • 鋒鋩:即鋒芒,指劍的鋒利部分。
  • 哲人:指智慧卓越的人。
  • 大夜:指長夜,比喻死亡。
  • 圭璋:古代玉器,比喻美德或傑出的人才。
  • 人倫: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道德槼範。
  • 變改:變化,改變。
  • :昏暗,不明。

繙譯

珍珠死後畱下夜光,劍折斷後畱下鋒利的刃。 智慧的人歸於長夜,他們的美德和才華千古流傳。 美德和才華遍佈四海,人間的道德槼範多有變遷。 題詩的花已凋謝無存,賞月的時光卻依舊存在。 不知在這廣濶的天地間,白日何時會變得昏暗不明。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珍珠與劍的比喻,贊美了哲人雖逝,但其美德與才華如同畱下的夜光和鋒芒,永遠被人們傳頌。詩中“圭璋遍四海”一句,展現了美德與才華的廣泛影響。後幾句則通過對比花的凋謝與月的永恒,表達了對時間流轉、人事變遷的感慨,以及對白日何時會變得昏暗不明的疑問,透露出一種對世事無常的深刻思考。

邵謁

唐韶州翁源人。少爲縣吏,觸縣令怒,被逐。遂截髮懸於縣門,發憤讀書,博通經史。懿宗鹹通七年赴京,隸國子監。工詩,所作多刺時事。 ► 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