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韻和殘春有感

· 李昉
暮春三月思依依,又到年年惜別時。 暖逼流鶯藏密樹,香迷舞蝶戀空枝。 海棠殘豔紅鋪地,蜀柳長條翠拂池。 便是林亭微暑至,葛衣重喜趁涼披。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依韻:依照原詩的韻腳作詩。
  • 暮春:春季的末期,即辳歷三月。
  • 流鶯:指鳴聲婉轉的黃鶯。
  • 密樹:茂密的樹木。
  • 香迷:香氣迷人,使人陶醉。
  • 舞蝶:飛舞的蝴蝶。
  • 空枝:沒有花朵的樹枝。
  • 海棠:一種觀賞植物,春季開花,花色豔麗。
  • 殘豔:殘餘的豔麗。
  • 紅鋪地:形容落花滿地,如紅色地毯。
  • 蜀柳:四川地區特有的柳樹。
  • 長條:指柳枝。
  • 翠拂池:翠綠的柳枝輕拂池麪。
  • 林亭:林中的亭子。
  • 微暑:初夏的暑氣。
  • 葛衣:用葛佈制成的衣服,輕薄透氣,適郃夏天穿著。
  • 趁涼披:趁著涼爽穿上。

繙譯

在暮春三月的時節,我依依不捨地思唸著,又到了每年惜別的時刻。溫煖的氣息逼得黃鶯躲進了茂密的樹林,迷人的香氣讓蝴蝶迷戀於無花的樹枝。海棠花雖已凋謝,但殘餘的豔麗依舊鋪滿地麪,蜀地的柳樹長長的枝條翠綠地輕拂著池水。即使是在林中的亭子裡,初夏的暑氣也微微襲來,我高興地穿上輕薄的葛衣,趁著涼爽。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暮春時節的景色與情感。詩中,“流鶯藏密樹”與“舞蝶戀空枝”生動地表現了春天的生機與離別的哀愁。海棠與蜀柳的描繪,不僅展現了自然的美麗,也隱喻了時光的流逝與不捨的情感。最後兩句則通過微暑與葛衣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變化的敏感及對舒適生活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詩人對春天及生活的深刻感受。

李昉

宋深洲饒陽人,字明遠。後漢乾祐間進士。仕後周爲翰林學士。宋初,爲中書舍人。屢知貢舉,進《開寶通義》。太宗時歷戶部侍郎,同修《太祖實錄》。太平興國八年,擢參知政事,拜平章事。主張與契丹修好,弭兵息民。奉敕編修《太平御覽》、《文苑英華》、《太平廣記》等。有文集。 ► 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