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韓使君除洪州都曹
述職撫荊衡,分符襲寵榮。
往來看擁傳,前後賴專城。
勿剪棠猶在,波澄水更清。
重推江漢理,旋改豫章行。
召父多遺愛,羊公有令名。
衣冠列祖道,耆舊擁前旌。
峴首晨風送,江陵夜火迎。
無才慚孺子,千里愧同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述職:古代官員向君主彙報工作情況。
- 撫荊衡:安撫荊州和衡州。
- 分符:古代官員任職時,朝廷給予的符節,象徵權力。
- 襲寵榮:繼承並享受榮譽和寵愛。
- 擁傳:古代官員出行時,隨從人員衆多,形成擁護的隊伍。
- 專城:指掌握一城之權。
- 勿剪棠:勿剪,不要剪除;棠,指棠樹,古代常用來比喻賢人。
- 波澄水更清:比喻政治清明,社會安定。
- 重推江漢理:再次推薦治理江漢地區。
- 旋改豫章行:不久改任豫章(今江西南昌)的職務。
- 召父:指召公,古代賢臣。
- 羊公:指羊祜,晉代名臣。
- 衣冠:指士大夫階層。
- 列祖道:排列在祖先的道路上,即指受到人們的尊敬。
- 耆舊:指老朋友或老前輩。
- 前旌:古代官員出行時,前面的旗幟。
- 峴首:山名,在今湖北襄陽。
- 江陵:地名,在今湖北。
- 無才慚孺子:慚愧自己沒有才能,不如年輕人。
- 千里愧同聲:在千里之外,感到愧對同聲相應的朋友。
翻譯
我曾安撫荊州和衡州,繼承並享受着榮譽和寵愛。 每次出行都受到衆多隨從的擁護,掌握着一城之權。 不要剪除那象徵賢人的棠樹,政治清明,社會安定。 再次推薦你治理江漢地區,不久你將改任豫章的職務。 召公和羊祜都留下了美好的名聲,士大夫們排列在祖先的道路上,老朋友們擁護着你的旗幟。 峴首山的晨風送你離去,江陵的夜火迎接你的到來。 我慚愧自己沒有才能,不如年輕人,千里之外,感到愧對同聲相應的朋友。
賞析
這首詩是孟浩然送別韓使君前往洪州任職的作品。詩中,孟浩然讚揚了韓使君的政績和品德,表達了對他的敬重和祝福。同時,孟浩然也表達了自己對韓使君的羨慕和自愧不如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孟浩然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真摯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