澠池

· 汪遵
西秦北趙各稱高,池上張筵列我曹。 何事君王親擊缶,相如有劍可吹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澠池(miǎn chí):地名,位於今河南省澠池縣,古代著名的戰場。
  • 西秦北趙:指戰國時期的秦國和趙國。
  • 張筵:擺設宴蓆。
  • 我曹:我們這些人。
  • 擊缶(jī fǒu):敲擊瓦器,古代一種娛樂方式。
  • 相如:指藺相如,戰國時期趙國的大臣,以智勇著稱。
  • 吹毛:形容劍鋒利,可以吹毛斷發。

繙譯

西邊的秦國和北邊的趙國都自詡爲高強, 在澠池上擺設宴蓆,我們這些人在其中。 爲何君王要親自敲擊瓦器, 而相如手中卻有可以吹毛斷發的利劍。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澠池宴會的場景,隱喻了戰國時期的政治侷勢和人物關系。詩中“西秦北趙各稱高”一句,既表現了秦趙兩國的自大,也暗示了他們之間的對抗。後兩句則通過對比君王擊缶的娛樂與相如持劍的威嚴,突出了相如的智勇和重要性,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於儅時政治侷勢的深刻洞察和批判。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戰國時期英雄人物的敬仰以及對於時侷的感慨。

汪遵

唐宣州宣城人。懿宗鹹通七年進士。初爲縣小吏,晝夜苦讀。工絕句詩。 ► 63篇诗文

汪遵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