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琴劍酒棋龍鶴虎:這裏以琴、劍、酒、棋以及龍、鶴、虎這些意象象徵一種超脫自在、豐富多彩的生活和心境。琴代表高雅情趣;劍可理解爲俠氣與氣魄;酒象徵豪情與不羈;棋寓意生活的智謀與樂趣;龍、鶴、虎則充滿神祕、超凡的力量和精神。
- 逍遙落托:逍遙(xiāo yáo),自由自在,不受拘束。落托(luò tuō),同「落魄」,這裏形容不拘小節、閒散自在的樣子 。
- 三島:神話傳說中的海上三座仙山,即蓬萊、方丈、瀛洲。
- 十洲: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十個島,在八方巨海之中,如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長洲等。
- 碧洞:碧(bì)綠顏色的洞穴。
- 青牛:在古代神話及道家中常與神仙、高士相關聯,如老子就曾騎青牛出函谷關。
- 時人:當時的人。
- 名利浮華:名利指功名利祿;浮華(fú huá),虛浮不實、過分奢華的現象。
翻譯
與琴、劍、酒、棋相伴,心中有龍、鶴、虎般的豪情與胸懷,就這樣逍遙自在、閒散不羈地生活,永遠沒有憂愁煩惱。閒暇時騎着白鹿去傳說中的海上三島遊玩,煩悶了就駕乘青牛去觀賞那神祕的十洲仙境。從清幽碧綠的洞穴遠遠望向天空,明月慢慢升起;高隱於青山之間,看那五彩的雲霞悠悠流淌。當今的人們如果想要也過上這樣自在愜意的生活,那麼就應當趕緊摒棄功名利祿這些虛浮不實的東西。
賞析
這首詩構建了一個超凡脫俗、逍遙自在的世界,展現了詩人呂岩(傳說中的呂洞賓,民間相傳爲八仙之一)追求精神自由、擺脫世俗束縛的崇高志向。詩開篇以一系列獨特的意象「琴劍酒棋龍鶴虎」,營造出一種超凡又豐富奇幻的氛圍,讓人感受到詩人精神世界的寬廣。「逍遙落托永無憂」直接抒發不以俗事爲念,盡享自在的心境。中間兩聯「閒騎白鹿遊三島,悶駕青牛看十洲。碧洞遠觀明月上,青山高隱彩雲流」,用豐富的想象、靈動的筆觸描繪了自己暢遊仙境般的奇妙經歷和隱居山林觀賞自然美景的悠然畫面,展現出大自然之美與仙人般生活的自在愜意,充滿浪漫主義色彩 。最後尾聯「時人若要還如此,名利浮華即便休」,詩人將筆觸從超凡的仙境拉回現實,直言如果世人也渴望擁有這樣的生活,就必須放下對名利的追逐和對奢華浮世的貪戀,體現了勸人摒棄俗念、迴歸本心、追求精神富足的人生哲理,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與勸誡意義 。整首詩意境開闊、想象瑰麗,語言自然流暢,富含哲理韻味。

呂岩
即呂洞賓,傳說中八仙之一。其傳說最早見於《楊文公談苑》,謂於宋太宗末年,曾拜訪饒州通判丁謂與參知政事張洎。有關身世各書記載稍異,通行說法爲:呂岩,字洞賓,號純陽子,自稱回道士,世稱回仙,河中(今山西永濟西)人。唐德宗時湖南觀察使呂渭孫,海州刺史呂讓子。懿宗鹹通間應進士試,不第,遂入華山,遇隱士鍾離權及苦竹真人,遂得成仙。事蹟不見宋初以前之著作,唐代是否有其人,尚難論定。南宋後,其傳說越演越繁,道教全真道尊其爲“純陽演政警化孚佑帝君”,習稱爲純陽祖師或呂祖、呂帝,遂有各種專書記其靈蹟,並依託其名大量僞造詩文。《全唐詩》存詩4卷,凡250餘首,另錄詞30闋,來源主要有二,一爲《金丹詩訣》、《純陽真人渾成集》一類僞書,二爲宋元人詩話、筆記中記其化世之作,所涉人事皆在宋代。此類詩皆爲北宋以降歷代道士所依託。又散見於《道藏》、方誌中之詩,尚有千餘首,亦均出依託。
► 3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