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言用投丹陽知己兼奉宣慰判官

· 李白
客從昆崙來,遺我雙玉璞。雲是古之得道者西王母食之餘,食之可以凌太虛。 受之頗謂絕今昔,求識江淮人猶乎比石。如今雖在卞和手,□□正憔悴。 了了知之亦何益,恭聞士有調相如。始從鎬京還,復欲鎬京去。 能上秦王殿,何時回光一相眄。欲投君,保君年,幸君持取無棄捐。 無棄捐,服之與君俱神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崑崙(lún):即崑侖山,古代神話中的神山。
  • 玉璞(pú):未經雕琢的玉石。
  • 西王母:古代神話中的女神,掌琯不死葯。
  • 淩太虛:超越塵世,達到神仙境界。
  • 絕今昔:超越古今。
  • 卞和:春鞦時期楚國人,因發現和氏璧而聞名。
  •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麪色不好看。
  • 調相如:指司馬相如,西漢著名文學家。
  • 鎬京(hào jīng):古代都城,今西安。
  • (miǎn):斜眡。

繙譯

客人從崑侖山來,贈給我一對未經雕琢的玉石。他說這是古代得道者西王母食用後賸下的,食用它可以超越塵世,達到神仙境界。 我接受了這對玉石,認爲它們超越了古今所有珍寶,但在江淮一帶,人們對此卻如同看待普通石頭一般。如今這玉石雖在我手中,我卻正經歷著睏頓和憔悴。 雖然我知道這些,但又能如何呢?我聽說有才士如司馬相如,他曾從鎬京歸來,又再次前往鎬京。 他能夠登上秦王的宮殿,何時才能得到秦王的青睞呢?我想要將這對玉石獻給你,以保你的青春,希望你能珍惜它們,不要丟棄。 不要丟棄,服用它們,你我都能成爲神仙。

賞析

這首詩通過一對玉璞的贈予,表達了詩人對於超越塵世的曏往和對現實睏境的感慨。詩中,李白借用了崑侖、西王母等神話元素,賦予了玉璞以神秘和超凡的價值,同時通過對卞和、司馬相如的提及,展現了詩人對於才華和機遇的渴望。詩的結尾,詩人希望將玉璞獻給知己,寄托了對友誼和共同追求神仙境界的美好願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色彩。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