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雀

空城索索,鼠穴狐棲。白骨不葬,悲風悽悽。嗟爾黃雀,何不去此逃? 朝鳴啾啾,夕呼嗷嗷,慊慊長苦飢,爾生一何勞。雀聞心中苦,口噤不能語。 大澤饒風波,其上鴟鳶多。東人挾彈,西家張羅,各自懷機智,愛惜田中禾。 覆車之粟人尚收,官倉之儲寧汝由?何如霝蹋空城裏,草根木實無人主。 經年不見有行蹤,蓬蒿跳踉誰禁汝。蚩蚩爾黃口,慎莫生諮嗟。 待得毛羽成,努力自爲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索索:形容空曠寂靜的樣子。
  • 慊慊:形容飢餓的樣子。
  • :閉口不說話。
  • 鴟鳶:指猛禽,如鷹、鷲等。
  • 霝蹋:形容踏步的聲音。
  • 蓬蒿:指野草。
  • 跳踉:跳躍的樣子。
  • 蚩蚩:形容愚昧無知的樣子。

繙譯

空蕩的城市寂靜無聲,老鼠在洞穴中,狐狸在棲息。白色的骨頭無人埋葬,悲風淒涼地吹過。可憐的黃雀啊,你爲何不離這裡逃走?

早晨鳴叫啾啾,傍晚呼喚嗷嗷,飢餓難耐,你的生活多麽辛苦。黃雀心中感到痛苦,卻無法開口說話。

大澤中多有風波,上麪猛禽衆多。東邊的人帶著彈弓,西邊的人張開網羅,各自懷有機智,愛惜田中的莊稼。

即使車繙了,粟米還有人去收集,但官倉的儲備難道會屬於你嗎?何不如在空城中踏步,草根和果實無人問津。

經過一年不見有人蹤跡,蓬蒿跳躍,誰能禁止你?愚昧無知的黃口小雀,千萬不要歎息。

等到你的羽毛長成,努力爲自己建立家園。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一座荒廢城市的淒涼景象,以及黃雀在此艱難求生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生命堅靭不拔的贊美。詩中,“空城索索,鼠穴狐棲”等句,以生動的意象展現了城市的荒涼,而黃雀的悲鳴則象征了生命的頑強。末句“待得毛羽成,努力自爲家”更是寄寓了對未來的希望和對自我奮鬭的肯定。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歌的獨特魅力。

張時徹

明浙江鄞縣人,字維靜,一字九一,號東沙。受業於族子張邦奇,治程朱學。嘉靖二年進士。歷官福建、雲南、山東、湖廣、四川,所至有政績,終官南京兵部尚書。五十三歲罷官里居。寄情文酒而不忘用世之志。有《明文範》、《善行錄》、《救急良方》、《芝園定集》。 ► 1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