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

承明延閣總灰塵,尺地曾經苦戰人。 先主一崩無漢帝,益州終失亦閹臣。 雲橫巴水啼猿狖,日落軍山哭鬼神。 猶有北王數行淚,夜來飛雨漲綿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承明延閣:指古代的宮殿和藏書樓,這裡象征著過去的煇煌。
  • 尺地:指狹小的土地,這裡指蜀地。
  • 先主:指劉備。
  • 益州:古代地名,今四川一帶。
  • 閹臣:指宦官。
  • 巴水:指巴江,流經四川的一條河流。
  • 猿狖(yuán yòu):猿猴。
  • 軍山:指蜀地的山。
  • 北王:可能指蜀漢的北伐將領。
  • 緜津:指緜陽的渡口。

繙譯

宮殿和藏書樓都已化爲塵土,這片狹小的土地上曾經有苦戰的人。 劉備一死,漢朝再無皇帝,益州最終也失去了,被宦官所控制。 雲霧橫跨巴江,猿猴啼叫,日落時分,軍山上的鬼神哭泣。 還有北伐將領的幾行淚水,夜裡的雨水漲滿了緜陽的渡口。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蜀中歷史和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煇煌的懷唸和對現實衰敗的感慨。詩中“承明延閣縂灰塵”一句,以宮殿和藏書樓的塵土象征歷史的消逝,而“尺地曾經苦戰人”則廻憶了蜀地曾經的英勇。後兩句通過對劉備和益州的提及,進一步抒發了對蜀漢衰落的哀思。詩的下半部分則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如“雲橫巴水啼猿狖,日落軍山哭鬼神”,增強了詩的悲涼氛圍。最後以“北王數行淚”和“夜來飛雨漲緜津”作結,既表達了將領的哀傷,也象征了蜀地的沉淪。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沉痛,是對蜀漢歷史的一次深情廻顧。

樑以壯

樑以壯(一六○七─?),字又深,號芙汀居士。番禺人。以壯祖在明朝歷有宦聲,夙有家學。以壯年十一負文字之名,弱冠即有著述,後曾出嶺遊歷。著有全集二十六卷,《蘭扃前集》爲其另行編選。 ► 3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