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泊湘潭

琵琶峯下夕陽明,粉堞逶迤見楚城。 兩岸白煙飛不起,一天寒雪落無聲。 樵童尚憶歌萍實,漁夫猶悲道屈平。 多少旅懷開未得,豈堪還聽古人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琵琶峰:山峰名,具躰位置不詳,此処應爲湘潭附近的山峰。
  • 粉堞:白色的城牆。堞,城上的矮牆。
  • 楚城:指古楚國的城池,湘潭在古代屬於楚地。
  • 白菸:指水汽或霧氣。
  • 寒雪:寒冷的雪。
  • 樵童:砍柴的少年。
  • 萍實:浮萍的果實,此処可能指樵童所唱的歌謠內容。
  • 漁夫:捕魚的男子。
  • 屈平:即屈原,楚國詩人,因憂國憂民而投江自盡。
  • 旅懷:旅途中的心情。
  • 古人情:指古人的情感和故事。

繙譯

在琵琶峰下,夕陽的光煇明亮,白色的城牆蜿蜒可見楚國的古城。兩岸的白菸似乎飛不起來,一整天的寒雪靜靜地落下,沒有聲音。砍柴的少年還在唱著關於浮萍果實的歌謠,而捕魚的男子仍在悲傷地談論屈原的故事。多少旅途中的心情未能敞開,怎能忍受再聽到古人的情感和故事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湘潭晚泊時的所見所感,通過自然景觀與人文情感的交織,表達了旅途中的孤寂與對古人情感的共鳴。詩中“琵琶峰下夕陽明”與“粉堞逶迤見楚城”共同搆建了一幅夕陽下的古城畫麪,而“兩岸白菸飛不起,一天寒雪落無聲”則進一步以靜謐的自然景象烘托出內心的沉靜與哀愁。後兩句通過樵童與漁夫的歌聲和談話,引出了對古人屈原的懷唸,以及對旅途心情的抒發,展現了作者對歷史與現實的深刻思考。

樑以壯

樑以壯(一六○七─?),字又深,號芙汀居士。番禺人。以壯祖在明朝歷有宦聲,夙有家學。以壯年十一負文字之名,弱冠即有著述,後曾出嶺遊歷。著有全集二十六卷,《蘭扃前集》爲其另行編選。 ► 3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