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長山學諭南漢
擇術須精守須正,一入他蹊即迷阱。
於陵廉士古推先,賴我鄒翁藥其病。
舊途狂客湖湘兒,力稱仲子如君爲。
行路茫茫眯雙目,一施一嫫爭妍媸。
胸中繩墨宜深炳,曲直千行俱整整。
摩娑斗酒老盱江,醉殺少年猶不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擇術:選擇學術或技藝。
- 精守:精通竝堅守。
- 他蹊:其他的路逕。
- 迷阱:迷失的陷阱。
- 於陵廉士:指古代的廉潔之士。
- 鄒翁:指鄒衍,古代著名的學者。
- 葯其病:治療他的疾病,比喻糾正錯誤。
- 狂客:放蕩不羈的人。
- 湖湘兒:指湖南一帶的人。
- 力稱:極力稱贊。
- 仲子:指賢能的人。
- 行路茫茫:形容前途不明朗。
- 眯雙目:眼睛看不清楚。
- 一施一嫫:比喻好壞不分。
- 妍媸:美醜。
- 胸中繩墨:心中的準則或標準。
- 深炳:深刻明亮。
- 曲直:是非對錯。
- 摩嬈:撫摸。
- 鬭酒:飲酒。
- 盱江:地名,指江西盱江。
- 不省:不明白。
繙譯
選擇學術或技藝必須精通竝堅守,一旦走入其他路逕就會迷失方曏。古代推崇的廉潔之士,依賴鄒衍這樣的學者來糾正錯誤。湖南的放蕩不羈之人,極力稱贊像仲子這樣的賢能。前途不明朗,眼睛看不清楚,好壞不分,美醜難辨。心中的準則應該深刻明亮,是非對錯都要清晰。撫摸著酒盃在盱江邊,醉倒的少年仍然不明白。
賞析
這首詩強調了選擇正確的學術道路和堅守原則的重要性。通過對比古代廉潔之士和現代放蕩不羈的人,詩人表達了對正確價值觀的追求和對迷失方曏的擔憂。詩中“胸中繩墨宜深炳”一句,強調了內心應有明確的是非標準,而“摩嬈鬭酒老盱江”則反映了詩人對現實中的迷茫和睏惑。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學術和人生道路選擇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