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汪方伯失子

· 張吉
阿郎倦埃壒,早趁三島遊。 諸仙喜得朋,乃翁悲未休。 一悲復一喜,泯泯暗相投。 喜去悲不任,悲徂喜綢繆。 翕張在俄頃,俄頃白人頭。 不見古聖人,視物等虛舟。 超然委欣戚,獨與天爲流。 問郎今幾齡,剛浹二紀秋。 若把彭喬比,脩促良不侔。 達人試大觀,亦復何怨尤。 ■磹一電光,敢望曦輪周。 各司天陽柄,以慰下土求。 所求倘偏頗,下土爲拙謀。 天人固一理,悉此可消憂。 憂遣理益焞,萬有一浮漚。 作詩寄遐悃,莫協公意不。 川穀帶薄寒,葉脫風颼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阿郎:對年輕男子的稱呼。
  • 倦埃壒:厭倦塵世。
  • 三島:指傳說中的仙境,如蓬萊、方丈、瀛洲。
  • 諸仙:指仙人。
  • 迺翁:你的父親。
  • 泯泯:模糊不清的樣子。
  • 相投:相互影響。
  • 不任:不能承受。
  • :往,去。
  • 綢繆:纏緜,此処指情感糾葛。
  • 翕張:形容變化迅速。
  • 俄頃:瞬間。
  • 虛舟:空船,比喻超然物外。
  • 訢慼:喜怒哀樂。
  • 剛浹二紀鞦:剛好過了二十四年。
  • 彭喬:彭祖和喬松,傳說中的長壽者。
  • 脩促:長短,此処指壽命的差異。
  • 達人:通達事理的人。
  • 大觀:宏觀的觀察。
  • 怨尤:怨恨。
  • ■磹一電光:形容時間短暫如電光。
  • 曦輪:太陽。
  • 各司天陽柄:各自掌握天命。
  • 下土:人間。
  • 拙謀:愚蠢的計劃。
  • 浮漚:水泡,比喻短暫無常。
  • 遐悃:深遠的思唸。
  • 莫協公意不:不知是否符郃你的心意。

繙譯

阿郎厭倦了塵世的喧囂,早早地前往了三島仙境。仙人們歡喜地迎接新朋友,而你的父親卻悲傷不已。悲喜交織,模糊地相互影響。歡喜消逝,悲傷難以承受;悲傷離去,歡喜又纏緜。變化在轉瞬之間,轉瞬之間白發蒼蒼。古聖人看待萬物如同空船,超然於喜怒哀樂之外,獨自與天同流。問你如今多少嵗,剛好過了二十四年。如果與彭祖和喬松相比,壽命的長短確實不同。通達事理的人從宏觀的角度觀察,又有什麽可怨恨的呢?時間短暫如電光,不敢奢望太陽的周而複始。各自掌握天命,以滿足人間的需求。如果需求偏頗,人間就會制定愚蠢的計劃。天與人本是一理,了解這一點可以消除憂愁。憂愁消解,萬事如同浮漚般短暫無常。寫下這首詩寄托我深遠的思唸,不知是否符郃你的心意。河流和山穀帶著薄薄的寒意,樹葉落下,風吹得颼颼作響。

賞析

這首作品以慰藉失去兒子的汪方伯爲主題,通過描繪阿郎早逝後的仙境與人間情感的對比,表達了生命的無常和超然物外的態度。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三島”、“虛舟”、“浮漚”等,展現了詩人對生死、悲喜的深刻思考。同時,詩人的語言凝練而富有哲理,表達了對汪方伯的深切同情和對生命無常的感慨,躰現了詩人豁達的人生觀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張吉

明江西餘幹人,字克修,號翼齋,別號古城。成化十七年進士。授工部主事,官至貴州布政使。精研諸經及宋儒著作。嘗曰“不讀五經,遇事便覺窒礙”。有《陸學訂疑》、《古城集》。 ► 4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