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雙溪杭僉憲謁曹娥廟留題
水濱故事堪搜索,宓妃枕也湘妃瑟。
茫茫真僞苦難分,遊子相猜非一日。
蘭芎山下草露零,孝女高風誰復覓。
雙旌冉冉導雙溪,芳醑雅歌相繼出。
邯鄲古碑久磨滅,臨江土木空形質。
老瞞逆焰已熏天,漢鼎多年泯馨飶。
碑陰隱字揣摩餘,猶與徒人較疏密。
不思娥心憎犬彘,怒氣潛張己盈室。
娥生玄聖作經前,直與共姬迭書卒。
水火無情道本高,千古越峯無峍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宓妃:傳說中的洛水女神。
- 湘妃瑟:湘水女神彈奏的瑟,湘妃指娥皇和女英,傳說中的湘水女神。
- 蘭芎:一種香草。
- 雙旌:古代官員出行時所用的兩麪旗幟。
- 芳醑:美酒。
- 雅歌:高雅的詩歌。
- 邯鄲古碑:指邯鄲出土的古代石碑。
- 老瞞:指曹操,因其小名阿瞞。
- 漢鼎:象征漢朝的政權。
- 馨飶:香氣。
- 碑隂:碑的背麪。
- 徒人:普通人。
- 犬彘:狗和豬,比喻卑劣的人。
- 玄聖:指孔子,因其被尊爲至聖先師。
- 共姬:指春鞦時期魯國的共姬,因守節而死。
- 峍崒:山峰高聳的樣子。
繙譯
水邊有許多古老的故事可以探尋,像是宓妃的枕頭和湘妃的瑟。真假難辨,遊子對此疑惑已久。蘭芎山下的草葉沾滿了露水,孝女的高尚風範還有誰能尋覔?雙旌緩緩引導著雙谿,美酒和雅歌接連不斷。邯鄲的古碑已經磨損,臨江的土木建築衹賸下空洞的形態。老瞞(曹操)的逆焰已經燻天,漢朝的政權早已消逝。碑背麪的隱秘文字經過揣摩,仍然與普通人有所區別。不考慮娥(曹娥)心中的憎惡,怒氣已經悄然充盈室內。娥在孔子作經之前就已經存在,與共姬一樣,都是歷史上的傑出女性。水火無情,道義本就高遠,千古以來越峰依舊高聳。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古代傳說和歷史人物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和對傳統美德的贊頌。詩中提到的宓妃、湘妃、孝女等形象,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符號,代表了不同的美德和精神。通過對這些形象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對歷史真相的探尋。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現實世界的批判,如對曹操的描繪,反映了詩人對權力的警惕和對正義的堅持。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哲理性和歷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