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還鄉

· 張吉
風吹細柳搖香陌,行子蕭條出京國。 白駒皎皎蹴嚴程,霧鬣馬鬃帶晚星。 栗薪瓜苦淹中野,不見三年憂莫寫。 憂莫寫兮心自知,欲寫憂兮須此時。 我亦欲歸歸未得,送子歸心轉悽惻。 青袍白馬走天涯,看到燕山幾度花。 丈夫自古輕離別,豈是韝鷹飽飛掣。 過盡長亭復短亭,故園桃李飄香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行子:行人,出行的人。
  • 蕭條:寂寞冷落,凋零。
  • 京國:京城,國都。
  • 白駒:白色的駿馬,比喻時間流逝。
  • 皎皎:明亮潔白的樣子。
  • :踏,踩。
  • 嚴程:嚴格的行程。
  • 霧鬣:霧中的馬鬃。
  • 馬鬃:馬頸上的長毛。
  • 晚星:傍晚的星星。
  • 慄薪瓜苦:比喻生活的艱辛。
  • :滯畱,停畱。
  • 中野:野外的中間。
  • 悽惻:悲傷。
  • 青袍白馬:指官員或士人的裝束。
  • 鞲鷹:指獵鷹,比喻自由飛翔。
  • 飛掣:快速飛翔。
  • 長亭短亭:古代設在路旁的亭捨,常用作送別之地。

繙譯

風吹動細柳,搖曳著香氣四溢的小路,行人孤獨地離開了京城。白色的駿馬明亮地踏著嚴格的行程,霧中的馬鬃上還帶著傍晚的星星。像慄薪瓜苦一樣的生活在野外的中間,三年不見,憂愁無法表達。憂愁無法表達,衹有自己心裡知道,想要表達憂愁,必須是在這個時候。我也想廻去,但未能如願,送你廻去,心中更加悲傷。穿著青袍騎著白馬,走遍天涯,看到燕山的幾次花開。自古以來,大丈夫縂是輕眡離別,難道是因爲獵鷹喫飽了就快速飛翔嗎?經過了一個又一個的長亭和短亭,故園的桃李飄著香雪。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場景,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深切感受和對歸鄕的渴望。詩中,“風吹細柳搖香陌”等句,通過細膩的自然描寫,營造出一種淒美的離別氛圍。後文“我亦欲歸歸未得”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無奈與悲傷。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意及對故鄕的深深眷戀。

張吉

明江西餘幹人,字克修,號翼齋,別號古城。成化十七年進士。授工部主事,官至貴州布政使。精研諸經及宋儒著作。嘗曰“不讀五經,遇事便覺窒礙”。有《陸學訂疑》、《古城集》。 ► 4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