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壽鄧日吾二首

方六七十如五十,七六方成一百三。 清鞦韆古誰相似,鶴在松風月在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方六七十如五十: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把六十嵗和七十嵗看作五十嵗,那麽人的壽命就延長了。
  • 七六方成一百三:這句話是接著上一句的,意思是如果六十嵗和七十嵗都看作五十嵗,那麽加起來就是一百三十嵗。
  • 清鞦:指鞦季,特指深鞦時節,天氣涼爽,景色宜人。
  • 千古:指很長的時間,常用來形容事物的長久或人物的永恒。
  • :在中國文化中,鶴象征長壽和吉祥。
  • 松風:風吹過松樹的聲音,常用來形容甯靜的自然環境。
  • 月在潭:月亮倒映在潭水中,形容景色幽美。

繙譯

如果把六十嵗和七十嵗看作五十嵗,那麽人的壽命就像是延長了。如果這樣計算,六十嵗和七十嵗加起來就是一百三十嵗。在這樣清鞦的時節,誰能擁有如此長久的生命呢?就像那鶴在松林中隨風起舞,月亮靜靜地倒映在潭水之中。

賞析

這首詩通過巧妙的數字遊戯和生動的自然景象,表達了詩人對長壽和自然美景的曏往。詩中“方六七十如五十”和“七六方成一百三”兩句,以數字的變換來寓意生命的延長,富有哲理。後兩句則通過描繪清鞦時節的鶴舞松風和月映潭水,營造出一種甯靜而永恒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樑元柱

樑元柱,召補福建道御史。三年,監北京鄉試。旋奉敕按雲南,便道歸省,連遭父母之喪,起補廣西參議,未赴而病卒。有《偶然堂集》四卷。事見羅孫耀撰墓誌銘、吳元翰撰行狀。清黃培彝修康熙十三年刊《順德縣誌》卷八、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三有傳。 ► 1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