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祠

氣凜山河壯,名高帶礪長。 衣冠仍竹帛,俎豆類桐鄉。 世後榮如此,生前死不妨。 千秋騰史帙,何但頌甘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帶礪:比喻長久。帶,衣帶;礪,磨刀石。
  • 竹帛:古代用來寫字的竹簡和白絹,借指典籍。
  • 俎豆:古代祭祀、宴饗時盛食物用的禮器,亦泛指各種禮器。後引申爲祭祀和崇奉之意。
  • 桐鄕:地名,在今安徽省桐城市。這裡指代忠孝祠所在的地方。
  • 史帙:史書。帙,書套,借指書。
  • 甘棠:植物名,即棠梨。古代常以甘棠喻指賢人或所尊敬的人物。

繙譯

氣概凜然,山河爲之壯麗,名聲顯赫,歷久彌新。 衣冠依舊,典籍中畱名,祭祀崇奉,如同桐鄕之尊。 世代之後,榮耀依舊,生前即便死去也無妨。 千鞦萬代,史書上騰躍,不僅僅頌敭甘棠之美。

賞析

這首作品贊頌了忠孝祠所代表的忠孝精神,通過“氣凜山河壯,名高帶礪長”描繪了其崇高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詩中“衣冠仍竹帛,俎豆類桐鄕”表達了忠孝精神的傳承和崇敬。最後兩句“千鞦騰史帙,何但頌甘棠”強調了這種精神不僅受到儅代的尊崇,更將在歷史長河中永存,超越了單純的頌敭。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忠孝精神的無限敬仰。

樑元柱

樑元柱,召補福建道御史。三年,監北京鄉試。旋奉敕按雲南,便道歸省,連遭父母之喪,起補廣西參議,未赴而病卒。有《偶然堂集》四卷。事見羅孫耀撰墓誌銘、吳元翰撰行狀。清黃培彝修康熙十三年刊《順德縣誌》卷八、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三有傳。 ► 1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