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獄思母八首依前韻

義當灰骨答君寬,身愧完名拂母歡。 初度先成垂老別,南音豈作等閒彈。 戀闈恍惚尋殘夢,繼血潺湲出寸丹。 但得生還重聚首,風光不爲暫離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灰骨:比喻死亡。
  • 完名:保持完美的名聲。
  • 初度:指生日。
  • 垂老:接近老年。
  • 南音:南方音樂,這裏可能指家鄉的音樂。
  • 等閒:平常,普通。
  • 戀闈:留戀家中的門闈,指思念家人。
  • 繼血:指繼承的血脈,這裏可能指對母親的思念。
  • 潺湲:形容水流緩慢,這裏比喻情感深沉。
  • 寸丹:指心中的赤誠。
  • 離闌:離別。

翻譯

我應當以死來報答君王的寬容,卻愧於保持完美的名聲而讓母親失望。 我的生日先於老年,卻成了離別的時刻,家鄉的音樂怎能被當作平常之音隨意彈奏。 我恍惚間在夢中尋找着對家的留戀,繼承自母親的血脈在我心中緩緩流淌,表達着我的赤誠。 只要能活着回來再次與家人團聚,那時的風光絕不會因爲短暫的離別而有所減損。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獄中對母親的深切思念和對家國的忠誠。詩中,「灰骨」與「完名」形成對比,展現了作者在忠孝之間的掙扎。通過「初度」與「垂老別」的對比,突顯了生日的悲傷和離別的無奈。詩末的「生還重聚首」則寄託了作者對未來的希望和對家庭團聚的渴望。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表達了作者在困境中的堅定與對家人的深情。

張國維

明浙江東陽人,字九一,號玉笥。天啓二年進士。授番禺知縣。崇禎初擢刑科給事中,劾罷閹黨副都御史楊所修等,嘗諫帝“求治太銳,綜覈太嚴”。七年,擢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安慶等十府。以農民軍勢盛,請割安慶等府,另設巡撫。後代陳新甲爲兵部尚書。十六年,以清兵入畿輔,下獄,旋得釋。命赴江南練兵輸餉。南都陷,請魯王監國,任兵部尚書,督師江上。還守東陽,兵敗投水死。有《吳中水利書》、《張忠敏公遺集》。 ► 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