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獄思母八首依前韻

踰八高齡古更希,赭衣淚漬似斑衣。 臂呼心動悲離膝,目極情疑恐下機。 重巽鈿容親是覲,陽光定照命相依。 寄聲色養糟糠婦,莫向尊親悵不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踰八:超過八十歲。
  • 赭衣:古代囚犯所穿的赤褐色衣服,這裏指囚犯。
  • 斑衣:指孝服。
  • 臂呼心動:手臂揮動,心有所感。
  • 目極情疑:目光所及,情感上有所疑惑。
  • 重巽:重複的謙遜,這裏可能指反覆的謙卑請求。
  • 鈿容:美麗的容顏。
  • :朝見君主或朝拜聖地。
  • 陽光定照:陽光普照,比喻命運的安排。
  • 色養:以美好的容顏和態度來養育。
  • 糟糠婦:指貧賤時的妻子。
  • 尊親:尊敬的父母。
  • 悵不歸:因不能歸來而感到惆悵。

翻譯

母親已超過八十歲,高齡在古代更是稀少,我身着囚衣,淚水浸溼了衣服,如同穿着孝服。 手臂揮動,心有所感,悲痛地離開了母親的膝下,目光所及,情感上有所疑惑,恐怕母親會下機(織布機)。 我反覆謙卑地請求,希望能親自朝見母親那美麗的容顏,陽光普照,我相信命運會讓我們相依爲命。 寄語我那以美好容顏和態度養育我的糟糠之妻,不要向尊敬的父母表達因我不能歸來而感到的惆悵。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獄中對高齡母親的深切思念和無盡的憂慮。詩中,「赭衣淚漬似斑衣」一句,巧妙地將囚衣與孝服相比,突出了作者內心的悲痛和對母親的孝心。後文通過對母親可能的反應的猜測,進一步加深了這種情感的表達。最後,作者寄語妻子,希望她能理解並安慰父母,展現了作者對家庭的深情和對責任的擔當。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明代詩人張國維的文學才華和深厚的情感世界。

張國維

明浙江東陽人,字九一,號玉笥。天啓二年進士。授番禺知縣。崇禎初擢刑科給事中,劾罷閹黨副都御史楊所修等,嘗諫帝“求治太銳,綜覈太嚴”。七年,擢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安慶等十府。以農民軍勢盛,請割安慶等府,另設巡撫。後代陳新甲爲兵部尚書。十六年,以清兵入畿輔,下獄,旋得釋。命赴江南練兵輸餉。南都陷,請魯王監國,任兵部尚書,督師江上。還守東陽,兵敗投水死。有《吳中水利書》、《張忠敏公遺集》。 ► 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