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歸思母八首

不因予假蹈棲遲,特詔迎親天寵滋。 自古貤恩膺紫誥,幾曾召養賁綸絲。 僕伕未駕光先被,子姓分榮乘永垂。 介壽承歡歌帝德,能令菽水勝瓊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予假:請假。
  • 蹈棲遲:停留,滯留。
  • 特詔:特別的詔令。
  • 天寵滋:天子的寵愛增加。
  • 貤恩:延續的恩寵。
  • 膺紫誥:接受紫色的詔書,指受到皇帝的封賞。
  • 賁綸絲:裝飾華美的絲帶,比喻榮耀。
  • 光先被:光芒先照耀。
  • 子姓:子孫。
  • 分榮:分享榮耀。
  • 乘永垂:乘着榮耀永遠流傳。
  • 介壽:祝壽。
  • 承歡:迎合歡樂,這裏指迎合皇帝的歡樂。
  • 菽水:豆和水,指簡單的飲食。
  • 瓊飴:美玉和甜糖,比喻珍貴和甜美。

翻譯

不是因爲請假而停留,而是特別接到詔令迎接母親,天子的寵愛更加深厚。自古以來,延續的恩寵都是接受紫色的詔書,有幾次是召回家中養育而獲得榮耀的呢?僕人還未駕車,光芒已經先照耀了,子孫們分享着這份榮耀,永遠流傳。祝壽和迎合皇帝的歡樂,歌頌皇帝的恩德,能讓簡單的飲食勝過珍貴和甜美。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因特詔迎親而感到的榮耀和感激。詩中,「特詔迎親天寵滋」一句,既顯示了皇帝的特別恩寵,也體現了詩人對母親的深情。通過對比「貤恩膺紫誥」與「召養賁綸絲」,詩人強調了這種榮耀的罕見和珍貴。末句「能令菽水勝瓊飴」則巧妙地以簡單的飲食比喻皇帝的恩德,表達了詩人對皇帝的深深感激和對母親的美好祝願。

張國維

明浙江東陽人,字九一,號玉笥。天啓二年進士。授番禺知縣。崇禎初擢刑科給事中,劾罷閹黨副都御史楊所修等,嘗諫帝“求治太銳,綜覈太嚴”。七年,擢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安慶等十府。以農民軍勢盛,請割安慶等府,另設巡撫。後代陳新甲爲兵部尚書。十六年,以清兵入畿輔,下獄,旋得釋。命赴江南練兵輸餉。南都陷,請魯王監國,任兵部尚書,督師江上。還守東陽,兵敗投水死。有《吳中水利書》、《張忠敏公遺集》。 ► 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