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宵衣:天未亮就穿衣起身,多用於形容勤於政事。
- 萬方:指全國各地,也可以指各種各樣的事物。
- 福星:象徵能帶來幸福、好運的星宿。
- 移度:改變位置或方向。
- 南荒:指南方的邊遠地區。
- 八番溪洞:指貴州一帶的少數民族地區。
- 塵霾:灰塵和煙霧,比喻戰亂或混亂。
- 千古:長遠的年代。
- 顛崖:高峻的山崖。
- 日月光:比喻光明、希望。
- 紫府:傳說中神仙的居所。
- 圖書:書籍和圖籍,這裏可能指重要的文獻或資料。
- 點勘:校對、審閱。
- 青雲冠蓋:指高官顯貴。
- 候行藏:等待時機或消息。
- 一尊:一杯酒。
- 鐵漢樓:樓名,具體位置不詳。
- 黃花:菊花。
- 嗅晚香:聞菊花的香氣。
翻譯
聖明的君主在天未亮時就起牀處理國事,心中牽掛着全國各地的百姓。幸運的是,帶來好運的星宿改變了位置,照耀着南方的邊遠地區。貴州一帶的少數民族地區,戰亂和混亂已經平息,高峻的山崖上,日月的光芒照耀着,帶來了長久的希望。在神仙的居所中,期待着對重要文獻的審閱,高官顯貴們在等待着時機的到來。在鐵漢樓前,我們舉杯告別,我細細地聞着菊花在傍晚時分的香氣。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詩人張弼送別彭方伯轉任貴州的作品。詩中,張弼以「聖主宵衣」開篇,表達了對君主勤政愛民的讚美。接着,他用「福星移度」來比喻彭方伯的轉任將爲南方帶來好運和光明。詩的後半部分,張弼通過對「紫府圖書」和「青雲冠蓋」的描繪,表達了對彭方伯未來工作的期待和對他的敬仰。結尾處,張弼以「鐵漢樓前別,細把黃花嗅晚香」來寄託離別的情感,同時也暗示了對彭方伯未來仕途的美好祝願。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國家大事的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