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答張伯淇

· 庾樓
白髮催遲暮,高峯伴寂寥。 十年成底事,一別又今朝。 但可花經眼,何當米折腰。 子山詞賦好,遺恨向誰銷。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答:次韻回答。
  • 張伯淇:人名,詩人的朋友。
  • 庾樓:詩人自稱。
  • 遲暮:比喻晚年。
  • 底事:何事,什麼事。
  • 一別:分別。
  • 今朝:今天。
  • 何當:何時能夠。
  • 米折腰:比喻爲了生計而不得不低頭。
  • 子山:指庾信,南北朝時期的文學家。
  • 詞賦:文學作品。
  • 遺恨:遺憾。

翻譯

白髮催促着晚年的到來,我孤獨地與高山爲伴。 十年的光陰成就了什麼,分別之後又迎來了今天。 只能欣賞眼前的花朵,何時才能不爲生計而低頭。 庾信的文學作品雖好,但他的遺憾又向誰去訴說。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遺憾的感慨。詩中,「白髮催遲暮」一句,直接描繪了詩人晚年的形象,透露出對時光無情的無奈。「十年成底事」則反思了過去十年的生活,表達了對人生價值的探尋。後兩句通過對庾信的提及,暗示了詩人對文學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對未竟之志的遺憾。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和文學的深刻感悟。

庾樓

庾樓,字木叔。歸善(今廣東惠陽)人。明唐王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舉人。明亡,隱居授徒。著有《敦行堂集》、《西湖志》。清陳伯陶《勝朝粵東遺民錄》卷三有傳。 ► 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