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清江

· 張穆
空江豁遐矚,四照青芙蓉。 草木傷殊代,村墟剩戰烽。 山光不隔雨,地轉屢懸峯。 無限滄州意,憑欄羨鶴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豁遐矚:開闊地遠望。
  • 四照:四處照耀。
  • 青芙蓉:青色的蓮花,這裏比喻青山。
  • 傷殊代:因時代變遷而感到悲傷。
  • 戰烽:戰爭的烽火。
  • 不隔雨:不受雨水影響。
  • 地轉:地勢變化。
  • 懸峯:高聳的山峯。
  • 滄州意:指對隱居生活的嚮往。
  • 鶴蹤:鶴的蹤跡,比喻隱士的行蹤。

翻譯

站在空曠的江邊,我放眼遠望,四周青山如青色的蓮花般在陽光下閃耀。草木見證了時代的更迭,村落中仍殘留着戰爭的痕跡。山中的光線即使在雨中也依舊明亮,地勢變化多端,山峯高聳。我心中充滿了對隱居生活的無限嚮往,站在欄杆邊,羨慕那些如鶴般自由的隱士。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張穆在清江邊的所見所感。詩中,「空江豁遐矚,四照青芙蓉」以開闊的視野和生動的比喻描繪了江邊的自然景色,而「草木傷殊代,村墟剩戰烽」則通過對比表達了時代變遷和戰爭的殘酷。後兩句「山光不隔雨,地轉屢懸峯」進一步以自然景象來象徵詩人內心的堅韌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深切向往。

張穆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敬之。張和弟。正統四年進士。任工部主事,累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參政。有《勿齋集》。 ► 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