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沈陶庵題有竹莊

· 張淵
愛汝石田茅屋好,依然風物似斜川。 白蘋洲渚滄江外,紅樹園林夕照邊。 艇子打魚偏趁月,山童洗藥每臨泉。 老夫欲問東家住,分取瓜疇數畝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依照別人詩作的原韻去作詩。
  • 沈陶菴: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 有竹莊:地名,可能是沈陶菴的居所。
  • 石田:多石而不可耕之地,也指貧瘠的田地。
  • 斜川:地名,這裡比喻風景優美的地方。
  • 白蘋洲:長滿白蘋的沙洲。
  • :水中的小塊陸地。
  • 滄江:泛指江水,因江水呈青蒼色,故稱。
  • 紅樹:指鞦天葉子變紅的樹,如楓樹、黃櫨等。
  • 園林:種植花草樹木供人遊賞休息的風景區。
  • 夕照:傍晚的陽光。
  • 艇子:小船。
  • 趁月:利用月光。
  • 山童:山中的孩子。
  • 洗葯:清洗葯材。
  • 臨泉:靠近泉水。
  • 東家:這裡指沈陶菴。
  • 瓜疇:瓜田。
  • 數畝菸:幾畝田地上的菸霧,這裡指田地。

繙譯

我愛你的石田茅屋,風景依舊如斜川般美麗。 白蘋遍佈的沙洲在青蒼的江水之外,紅葉樹環繞的園林在夕陽的照耀下。 小船在月光下打魚,山中的孩子在泉水邊洗葯。 我想問問東家的住処,希望能分得幾畝瓜田的菸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甯靜而美麗的田園風光圖。詩人通過對石田茅屋、白蘋洲、紅樹園林等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表達了對田園生活的曏往和熱愛。詩中“艇子打魚偏趁月,山童洗葯每臨泉”的生動場景,更增添了詩作的生活氣息和情感深度。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張淵

明浙江歸安人,字子靜,號夢鶴,改夢坡。出身農家。十四歲爲塾師,出所爲詩歌以示人,吳興詩人丘大祐、唐惟勤相顧歎服。爲文數千言立就,文章議論,或有慨於心,輒抗聲慟哭。卒年五十八。 ► 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