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銀山堆裏廬山對。舟子愁如醉。笑看五老了無憂。大覺胸中雲夢、氣橫秋。 若人到得歸元處。空一齊銷去。直須聞見泯然收。始知大江東注、不曾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虞美人:詞牌名。
  • ****向子諲(yīn):南宋詞人。
  • 銀山堆:指波浪高大如銀山堆積 。
  • 五老:廬山五老峯。
  • 雲夢:古澤名,這裏形容心胸廣闊。
  • 歸元處:指心靈的歸宿,佛教用語,迴歸根本之處。
  • 泯然:消失、滅跡的樣子 。

翻譯

在如銀山般高大的波浪中,廬山對峙眼前。划船的船伕憂愁得如同醉酒般。而我卻笑着看着那五老峯,心中毫無憂愁。感覺自己的胸懷壯闊如同雲夢大澤,氣勢豪邁充滿了整個秋天。 如果人能夠到達心靈的根本歸宿之處,所有的空靈虛幻都會一同消散。應當把耳聞目睹的塵世煩惱都徹底收斂消除。這時才明白,那奔騰東去的大江看似流淌,實際上它也不曾流動啊。

賞析

這首《虞美人》展現了向子諲獨特的心境與超凡的哲思。上闋通過「銀山堆裏廬山對」描繪出波濤洶涌與廬山巍峨相對的壯闊畫面,以船伕的「愁如醉」與詞人「笑看五老了無憂」形成鮮明對照,凸顯出詞人超脫塵世煩惱的豁達情懷,「大覺胸中雲夢、氣橫秋」進一步形容詞人胸懷寬廣、豪邁灑脫的氣概。 下闋深入探討心靈的歸處與對世間事物的獨特認知,「若人到得歸元處。空一齊銷去」表達了詞人對心靈解脫後的空明澄澈境界的追求。「直須聞見泯然收。始知大江東注、不曾流」一句,以一種禪意的視角,認爲當放下塵世紛擾,會領悟到自然界的變遷看似實有,實則爲空無,蘊含着深刻的時空觀與人生哲理 。全詞景中含情,情中蘊理,意境開闊且富有深意,體現了詞人深厚的文學功力與對人生透徹的感悟 。

向子諲

宋臨江軍清江人,字伯恭,號薌林居士。向敏中玄孫。哲宗元符三年,以恩補承奉郎。宣和間累遷淮南轉運判官、京畿轉運副使。高宗立,遣兵勤王,因素與李綱友善,爲黃潛善所罷。紹興間累知廣州、江州,進徽猷閣待制,除戶部侍郎。晚知平江府,以拒金使入境議和忤秦檜,致仕退閒十五年。有《薌林集》、《薌林家規》。 ► 1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