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淮陽堂上曾相對。笑把姚黃醉。十年離亂有深憂。白髮蕭蕭同見、渚江秋。 履聲細聽知何處。欲上星辰去。清寒初溢暮雲收。更看碧天如水、月如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向子諲(yīn):宋代詞人。
  • 淮陽堂:具體所指不詳,可能是有特殊意義的聚會場所 。
  • 姚黃:牡丹的名貴品種,這裏代指美酒 。
  • 蕭蕭:形容頭髮稀疏、花白的樣子。
  • 渚江:江邊。「渚」(zhǔ),水中小塊陸地。
  • 履聲:腳步聲。
  • 星辰:在詩詞中常用來代指朝廷或高處。

翻譯

在淮陽堂中我們曾經相對而坐,歡笑着飲下這如姚黃般名貴的美酒而沉醉。十年的離別與社會的動盪讓我心中滿是深深的憂愁。如今白髮稀疏,我們一同面對着江邊清冷的秋色。 仔細傾聽那腳步聲不知來自何處,彷彿想要踏上高高的星辰一般。寒冷之氣剛剛瀰漫開來,傍晚的雲霧漸漸消退。擡頭再看,那湛藍的天空如同清澈的江水,月光像潺潺的水流一樣溫柔流淌。

賞析

這首詞通過今昔對比,抒發了詞人複雜深沉的情感。上闋回憶昔時在淮陽堂與友人相對飲酒的歡樂場景,「笑把姚黃醉」展現出當時的輕鬆愉悅。然而「十年離亂」一轉,寫出了歲月的滄桑鉅變,十年間社會動盪不安,給詞人帶來了深深的憂慮,「白髮蕭蕭」的形象描繪,更增添了歲月變遷之感,與友人共同面對渚江秋景,透着蕭瑟與悲涼。

下闋「履聲細聽知何處。欲上星辰去」,充滿了一種迷茫與對高遠境界的嚮往,步履之聲暗示着人生的前途未卜,欲上星辰錶現出渴望擺脫困境、有所作爲卻又不知何去何從的心境。最後「清寒初溢暮雲收。更看碧天如水、月如流」,以景語作結,描繪出一幅清幽澄澈的秋夜景象,營造出一種悠遠寧靜而又略帶惆悵的氛圍,借景言情,餘韻無窮,讓人沉浸在詞人所營造的深沉情感之中 。

向子諲

宋臨江軍清江人,字伯恭,號薌林居士。向敏中玄孫。哲宗元符三年,以恩補承奉郎。宣和間累遷淮南轉運判官、京畿轉運副使。高宗立,遣兵勤王,因素與李綱友善,爲黃潛善所罷。紹興間累知廣州、江州,進徽猷閣待制,除戶部侍郎。晚知平江府,以拒金使入境議和忤秦檜,致仕退閒十五年。有《薌林集》、《薌林家規》。 ► 1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