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乙未秋九月憲司潘郎以巡歷來吉省掾馬郎以徵糴過贛於其歸各賦贈一首

· 劉崧
何日南州寇盜平,省臣經濟最關情。 年荒外郡仍移粟,歲晏中原更調兵。 落日荒林餘鳥道,青山白骨少人耕。 風帆歷歷經行處,萬一諮諏慰遠氓。
拼音

所属合集

#九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至正乙未:元順帝至正十五年(1355 年)。至正,元順帝的年號。
  • 憲司:御史臺的別稱。
  • 省掾(yuàn):古代官署屬員的通稱。
  • 糴(dí):買進糧食。
  • 歲晏(yàn):一年將盡的時候,年終。
  • 諮諏(zōu):詢問。

翻譯

什麼時候南方的賊寇能夠被平定,省臣對國家的治理最爲關切。年成不好,外地的州郡仍然要調運糧食,年終時中原地區還要調動軍隊。落日下的荒林只有鳥兒飛行的小道,青山上白骨累累,很少有人耕種。風吹着船帆,一處處經歷經過的地方,希望能夠通過詢問來安慰遠方的百姓。

賞析

這首詩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動盪和人民的疾苦。詩的開頭表達了對平定寇盜、恢復社會安寧的期望,體現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關注。接着描述了年荒時外郡移粟、歲晏時中原調兵的情景,揭示了社會的不穩定和人民的艱難處境。「落日荒林餘鳥道,青山白骨少人耕」這句詩,通過描繪荒林、鳥道、白骨和無人耕種的土地,形象地展現了戰亂給社會帶來的破壞和人民的悲慘遭遇,營造出一種淒涼的氛圍。最後,詩人希望通過諮詢民意來安慰遠方的百姓,表達了對百姓的關懷。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沉,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憂慮和對百姓的同情。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