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軿(píng):古代一種有帷幔的車,多供婦女乘坐。
- 轡(pèi):駕馭牲口的嚼子和繮繩。
- 儼(yǎn):恭敬,莊重。
- 隈(wēi):山水等彎曲的地方。
- 蟠(pán):屈曲,環繞。
- 冕(miǎn):古代帝王、諸侯及卿大夫所戴的禮帽。
- 黯(àn):昏黑。
- 蒼梧:傳說中舜帝去世的地方。
- 伏臘:指伏祭和臘祭之日,或泛指節日。
翻譯
君王的車駕向南出行,六轡斷裂,娥皇的遺廟莊重地坐落在江邊彎曲之處。 繡有日月雙龍的冕服,翠玉鑲嵌雲霞的九鳳釵。 娥皇的眉毛因舜帝死於蒼梧而黯淡,(心慌意亂以致)在山路上迷失了腳步;她的淚水封住了斑竹,妝臺也被閒置封鎖。 只可憐當地的父老仍然心存敬意,在伏祭和臘祭的時節,向娥皇稱臣,撥弄着篆香的灰燼。
賞析
這首詩圍繞娥皇廟展開,通過描繪娥皇廟的景象以及人們對娥皇的敬重,表達了對歷史傳說的感慨和對娥皇的同情。詩的首句以「南狩軿車六轡摧」開篇,營造出一種悲壯的氛圍。接下來描寫娥皇遺廟的莊嚴,以及想象中娥皇的服飾,展現出其尊貴的身份。然後通過「眉黯蒼梧迷徑襪,淚封斑竹鎖妝臺」,細膩地刻畫了娥皇因舜帝之死而悲痛的情狀。最後兩句則強調了當地父老對娥皇的敬重,表現出人們對這段傳說的銘記。整首詩意境深沉,情感真摯,用簡潔的語言傳達出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