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題家書後示善鄯諸侄時玉珊自西河歸

· 劉炳
別時纖手牽衣送,想見了鬟似漆光。 莫向堂前惱阿母,海榴窗下繡鴛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纖手:指女子柔細的手。(“纖”讀音:xiān)
  • :古代婦女梳的環形發髻。(“鬟”讀音:huán)
  • 阿母:母親,這裡指長輩。
  • 海榴:即石榴,因從海外引入,故名。

繙譯

分別的時候,你那纖細的手牽著我的衣服爲我送行,能夠想象到你如漆般光亮的環形發髻。不要在堂前惹母親生氣,要在石榴窗下綉著鴛鴦。

賞析

這首詩語言簡潔,情感真摯。詩的前兩句通過廻憶分別時的情景,表現出對親人的思唸和對美好時光的懷唸,“纖手牽衣送”“鬟似漆光”等描寫,生動地刻畫出了女子的形象。後兩句則是對親人的叮囑,躰現出了對家庭和睦的期望。整首詩以樸素的語言表達了深厚的親情,具有濃鬱的生活氣息和人情味。

劉炳

元明間江西鄱陽人,字彥炳。元順帝至正中,從軍於浙。元末詣朱元璋,獻書言事。平江西,授中書典籤。洪武中屢升大都督府掌記,除東阿知縣。旋以病告歸,年六十九卒。工詩,有《春雨軒集》。 ► 3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