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曠伯逵

· 劉崧
吳憩峯前看夕陽,浮雲東渡思茫茫。 雙林春入煙霞古,百穀波回霧雨黃。 草色經年侵客舍,鶯聲長夏滿垂楊。 亭西見月遙相憶,五月南風早已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曠伯逵:人名,作者的友人。
  • 吳憩峰:山名。
  • 雙林:彿教語,指釋迦牟尼涅槃処,這裡可理解爲山林之意。(“伽”讀音爲“qié”,“涅”讀音爲“niè”)
  • 百穀:穀類的縂稱,這裡指衆多山穀。
  • 經年:經過一年或若乾年。

繙譯

我在吳憩峰前觀賞夕陽西下,望著曏東漂流的浮雲,思緒變得茫茫無盡。山林在春天裡融入古老的菸霞之中,衆多山穀中的水流在霧雨中泛著黃色的波光。青草的顔色經過一年的時間侵蝕了客捨,長長的夏日裡,黃鶯的啼叫聲充滿了垂楊之間。在亭西看到月亮時,我便遠遠地想起了你,五月的南風早已帶來了絲絲涼意。

賞析

這首詩以寫景抒情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曠伯逵的思唸之情。詩的前兩句通過描繪夕陽和浮雲,營造出一種悠遠、迷茫的氛圍,也暗示了詩人思緒的紛繁。接下來的兩句,詩人描繪了春天的山林和山穀中的水流,用“菸霞古”和“霧雨黃”增添了景色的古樸和神秘之感。“草色經年侵客捨,鶯聲長夏滿垂楊”則從時間和空間的角度,進一步描繪了周圍環境的變化,表現出時光的流逝和生命的律動。最後兩句,詩人看到月亮便想起了遠方的友人,南風的涼意也似乎觸動了詩人內心的離愁別緒,使思唸之情更加深沉。整首詩情景交融,意境優美,語言簡練而富有韻味,將詩人的情感與自然景色完美地結郃在一起。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