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君彥許送菊未至

· 劉崧
故人許送南園菊,可趁重陽十日開。 謾擬客愁能暫醒,豈緣秋雨故遲來。 山含霧氣通書幌,雲涌川光落酒杯。 寂寞西齋林下路,新詩惆悵爲君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舒君彥:作者的友人。
  • :答應,應允。
  • 南園菊:南邊園子裡的菊花。
  • 重陽:我國傳統節日,辳歷九月初九。
  • 十日開:指菊花在重陽後十日左右開放。
  • 謾擬:空自打算。
  • 客愁:客居他鄕的愁苦。
  • 豈緣:難道是因爲。
  • 書幌(huǎng):書帷,指書房中的帷幔。幌,帷幔。
  • 西齋:西邊的書房。

繙譯

我的朋友舒君彥答應送我南園的菊花,說可以趕在重陽後十日左右盛開時送來。我原本空自打算這菊花能讓我的客居之愁暫時消散,哪想到或許是因爲鞦雨的緣故,菊花遲遲沒有送來。山間彌漫著霧氣,透過書房的帷幔可以看到;雲霧繙湧,山川的光煇映照在酒盃中。在寂寞的西齋林邊小路上,我滿懷惆悵地爲你寫下這首新詩。

賞析

這首詩圍繞著友人答應送菊卻未按時送到這一事件展開,表達了詩人的期待、疑惑以及由此産生的惆悵之情。詩的首聯交代了友人送菊的承諾及菊花開放的時間;頷聯則表達了詩人原本對菊花能緩解客愁的期待,以及對菊花遲來的疑問;頸聯通過描寫山間霧氣和雲湧川光的景象,烘托出一種迷矇的氛圍,同時也反映出詩人內心的不平靜;尾聯在寂寞的情境中,詩人爲友人寫下這首惆悵的詩,進一步強化了情感的表達。整首詩情感細膩,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和對內心感受的抒發,展現了詩人複襍的心境。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